荀子

读书记札孔子顺引荀子相辞及另证孔荀思

发布时间:2020/6/15 9:35:23   点击数:
北京治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

魏安厘王(安釐王)问子顺曰:“马回之为人,虽少才文,梗梗亮直,有大丈夫之节。吾欲以为相,可乎?”答曰:“知臣莫若君。何有不可?至于亮直之节,臣未明也。”王曰:“何故?”答曰:“闻诸孙卿云:‘其为人也,长目而豕视者,必体方而心员。’每以其法相人,千百不失。臣见回非不伟其体干也,然甚疑其目。”王卒用之。三月,果以謟得罪。(《孔丛子·执节》)

昨晚重检《孔丛子》,再读上段,始清醒《执节》篇所记孔子六世或七世孙孔斌(字子顺)言所闻荀子相面之辞之深意,这是一则重要的荀子佚文,学人多有忽视。衡之以《荀子·非相》等,此相面之言似非荀子所有;然观《非相》“形不胜心”句及《孔丛子》“长目豕视,体方心员”句,又怠非一般的相面吉凶之词,实乃观形察德之见,此与孟子“形诸外”或“践形”之言有类;以荀子之见多识广、阅历无数、达则谏君,隐则居乡、豁达清净、虚明洞智观之,子顺引荀子言甚是,所谓“每以其法相人,千百不失”也。

另察以纪年等,孔斌子顺交见过荀子当为不虚,并非杜撰之词。子顺曾为魏安厘王相约九月,前年魏安厘王死;前年春申君死,荀子兰陵令之职大体春申君死后不久即废。春申君死晚魏安厘王死约五年,以子顺之学,子顺在为魏相时或为魏相之前交接过当时“天下学宗”荀子(《文心雕龙》评荀),实非无可能,亦当是完全可能。而孔斌的儿孙辈孔鲋于《孔丛子》记之或辑入之,亦未必为妄枉。

相传《孔丛子》系孔子八世孙孔鲋所撰,孔鲋前年死,其弟子叔孙通仕于秦与汉。旧多言《孔子家语》《孔丛子》系伪书,然以史料及语势观之,当是秦与西汉间所记,《孔子家语》更似两汉际所掇,虽此类记传之文不乏附会衍说(如《小礼记》有的篇章记孔子言亦多附会衍说,如言五行金木水火土云云之类),谅全非魏晋后之伪书也。

长寿之学宗巨子荀卿曾观人察德言“其为人也,长目而豕视者,必体方而心员”,今配以古相面之书以记之,殊为有趣。

(.04.17荀子学园)

《孔丛子·执节》记载孔子六或七世孙孔斌从学过荀子并皆曾为赵孝成王之座上宾,孔斌答赵孝成王之问时引《尚书》“习与性成”句以言“以礼括其君使入于善也”,又答魏安厘王之问时说高士之高德皆非本体自然而全系人为作得而已,曰“人皆作之,作之不止,乃成君子……作之不变,习与体成,则自然矣”。《尚书》“习与性成”及“节性惟日其迈”、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及“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孔斌“鲁仲连强作之者,非体自然也”及“作之不变,习与体成,则自然矣”、荀子“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及“性伪之分,化性起伪”完全一致,拙著《天道天行与人性人情》P90-92论及子顺这种荀子式人性论,但该书中尚未上升到传承“习与性成”这一“孔门家学中的一种传统思想”(潘菽语)的子顺曾从学荀子、系荀子学派的高度来讨论这个荀子式驳“性善”并言“性朴”及“伪积”的问题。准此,秦汉际荀子学派尤其荀子亲炙弟子名单又有了新的眼界,并由子顺(不仅韩李等)所言而更加佐证了荀子思想及《性恶》篇真相。

Q:学好五行八卦奇门遁甲之术,纵然找不到工作,也可弄一摊位,寻有缘人。

A:俏皮话:孔子的看饭本领是当司机,孟子的看饭本领是说天道,荀子的看饭本领是看人相。

L:历史上能留下思想的人,大概智商都比较高。……

A:荀子早看穿某些学生太贪,看穿某些政客太独。

(.04.17荀子学园)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jj/16110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