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简介 >> 孔庙里的老乡正月读书时四
正月宅家里,
正是读书时。
让我们跟着大山一起,
走进古代建阳——“理学名邦”。
第四集:孔庙里的老乡
(曲阜孔庙)
曲阜孔庙,又称“阙里至圣庙”,是奉祀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始建于公元前年,历代整修扩建,成为全国最大的孔庙。
(孔丘画像)
阙里,指的是孔子故里,在今山东曲阜城内阙里街。因有两石阙,故名阙里。现在借指曲阜孔庙。也借指儒学。
建阳有“南闽阙里”的美称,意思就是南方的“曲阜”,是儒学渊薮,新儒学的发源地。
(年初建阳区西门)
孔庙除了祭祀孔子,还有祭祀哪些人呢?在过去的年里,经过8个朝代更替,孔庙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历代帝王是怎么操作的。
、公元前年,孔子去世后一年,弟子们改孔子故宅为庙宇,陈列孔子生前使用过的衣、冠、琴、车、书,按时祭祀。
2、公元前24年,汉高祖刘邦过曲阜,祭祀孔子。第一次以颜回配享。配享就是附祀于庙,同受祭飨。孔子弟子三千?为什么只有颜回配享呢?因为颜回是孔子最喜欢的弟子,被历朝历代推崇为学生典范。
孔庙附祀,从颜回开始。
(颜渊画像)
插话:配享、从祀、袝祭,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只不过后来配享的人多了以后,出现了配享等级制度。现在孔庙袝祭分为四个等级,配享后来多指第一个等级“四配”,其他等级用从祀,待遇各不相同。
3、公元年,唐太宗表彰2位贤儒对《六经》的传注之功,颁发《左丘明等二十一人配享孔子庙诏》,以左邱明、卜子夏、公羊高、穀梁赤、伏胜、高堂生、戴圣、毛苌、孔安国、刘向、郑众、杜子春、马融、卢植、郑元、服虔、何休、王肃、王弼、杜元凯、范甯等二十一人,与颜子俱配享孔子庙堂。
文人袝祭,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从这以后,死后袝祭孔庙,和孔子一起接受祭拜,就成为古代文人学者最高的荣誉。
(曾参画像)
4、公元年,唐高宗李治以颜回、曾参配享。曾参最初被历朝历代推崇为孝子典范。相传《大学》《孝经》为曾参所撰。
5、公元年,唐玄宗李隆基以圣门四科弟子十人袝祭,称为十哲。分别为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孔庙“十哲”的提法,就从这里开始。
6、公元年,唐玄宗李隆基以孔门十哲之外的弟子全部以贤哲从祀。颜无繇、颜回父子与曾蒧、曾参父子均从祀孔庙,但颜回位列十哲,塑像坐于堂上,曾参因孝道可崇,塑像坐于十哲之后。而颜无繇、曾蒧因事迹不突出只能于墙上画像。
(曲阜孔庙大成殿)
从这一年开始,孔庙袝祭的排位是:亚圣颜回塑像、十哲塑像,曾参塑像塑于大成殿内;七十二贤画像,左丘明等二十一人画像挂于东西庑之木壁。
7、公元年,宋神宗赵顼将儒学史上有杰出贡献的贤儒孟轲、荀况、扬雄、韩愈配享孔庙,孟子位列颜回之下,荀况位列左丘明下;扬雄位列刘向下;韩愈位列范宁下。
(孟轲画像)
8、公元04年,宋徽宗赵佶增王安石配享,位列孟子之后。
9、公元08年,宋徽宗赵佶增孔伋配享于左丘明二十四贤之间。
(孔伋画像)
0、公元3年,宋徽宗赵佶以王安石之子王雱从祀。
、公元26年,宋钦宗赵桓降王安石为先儒。
2、公元77年,宋孝宗赵昚罢祭王雱。
3、公元年,颜渊升为配享后,宋理宗赵昀升孔伋补十哲之缺。
4、公元24年,宋理宗赵昀以理学大师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定居建阳)为先儒从祀,黜祭王安石。
孔庙袝祭中,王安石父子比较特殊,连开三个先例。一是开创了当世儒人袝祭孔庙的先例,二是开创了贬谪附祭先贤的先例,三是开创了罢免从祀贤儒的先例。
(故宫南熏殿藏《历代圣贤名人像册》王安石像)
5、公元26年,宋理宗赵昀以理学大师张栻、吕祖谦从祀。
6、公元年,宋度宗赵禥以颜回、曾参、孔伋、孟轲四人配祭孔子,称为“四配”。颛孙师补十哲之缺。邵雍、司马光以先儒从祀。
“四配”就是孔庙袝祭第一等:因有四人,故称“四配”。四配塑像位于大成殿内孔子神龛前东西两侧,每两位一龛,均着冕旒衮服,冕九旒,服九章,手执躬圭。像前木主书“某圣某子神位”。
从这一年开始,孔庙袝祭四个等级最终定型,各朝人数略有变化:四配、十哲,七十二贤,左丘明等二十四儒。
(朱熹画像)
7、元朝,33年元仁宗,增加许衡为先儒;年元文宗增加董仲舒、赵复、金履祥为先儒。
以下操作频繁,咱们也化繁为简,格式如下:姓名(袝祭孔庙的年份,备注信息等),未标注年份的默认与上一人同时袝祭孔庙。
8、明朝增加的先儒:吴澄()、胡安国(,武夷山)、真德秀(浦城)、蔡沈(建阳)、杨时(,将乐)、薛瑄(57年)、胡居仁()、王守仁、陈献章、李侗(69,延平)、罗从彦(延平)。
(蔡沈画像)
9、明朝晋升的先贤:左丘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邵雍。
20、公元年,明世宗朱厚熜罢祭荀子、颜何、蘧瑷、秦冉、吴澄。郑康成、范宁改祭乡贤祠。
2、还是公元年,建启圣公祠,年改称崇圣祠,主祭孔子之父叔梁纥,并以颜回之父颜无繇、曾参之父曾蒧、孔伋之父孔鲤、盂轲之父孟孙激配享,程颢、程颐之父程珦、朱熹之父朱松(政和县尉)、蔡沈之父蔡元定(建阳)从祀,年又增加周敦颐之父周辅成从祀。
(蔡元定画像)
22、清朝增为十二哲的人:公元72年,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升朱熹(定居建阳)位居十哲之后。公元年,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升有若为十二哲之一,居颛孙师之后、朱熹之前。
清朝增为先贤的:公都子()、公孙丑、县亶、牧皮、乐正克、万章、公明仪()公孙侨();复祭林放、颜何、蘧瑷、秦冉、吴澄。
(游酢画像)
清朝增为先儒的:范仲淹(75)、诸葛亮()、尹焞、黄榦(长乐,建阳女婿)、何基、王柏、陈澔、罗钦顺、陆陇其、陈淳(漳州)、魏了翁、蔡清(晋江)、许谦、刘宗周()、汤斌()、黄道周(,漳浦)、陆贽()、吕坤、孙奇峰()、文天祥()、谢良佐()、李纲(85,祖籍邵武)、韩琦()、陆秀夫()、曹端()、毛亨()、方孝孺、吕柟、袁燮()、张履祥(87)、许慎()、陆世仪、辅广()、刘德、张伯行()、游酢(,建阳)、吕大临()、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刘因(90)、赵歧、颜元(99)、李塨;复祭郑康成、范宁。
(考亭书院牌坊)
归纳一下:纵观从祀孔庙大成殿的72位圣贤,从祀崇圣祠的9位父亲,历代朝廷批准入从祀孔庙的共有8位。其中非孔门弟子85位,福建5位。
其中宋朝4人,福建有2人,闽北占人。分别为游酢(建阳)、胡安国(武夷山)、罗从彦(延平)、李侗(延平)、李纲(祖籍邵武)、朱松(政和县尉)、朱熹(定居建阳)、蔡元定(建阳)、黄榦(建阳女婿)、蔡沈(建阳)、真德秀(浦城)
另4人为北宋杨时(将乐),明蔡清(晋江)、陈淳(漳州)、黄道周(漳浦)。
参考资料:
、《宋史·卷一百五·志第五十八·礼八》
2、郭畑:道统与政统——王安石与宋代孔庙配享的位向问题
3、腾讯网:从荀子被逐出孔庙说起4、中国孔庙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jj/165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