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关于学习这件小事,来听听荀子怎么说

发布时间:2017/10/13 17:47:09   点击数:

《劝学》一篇是《荀子》的首篇,系统地阐述了荀子的教育思想以及他对学习的看法。梁启超谈如何读《荀子》一文中:提到如果要以修养应用的目的来读此书,比较好的方法是将自己所欣赏的格言警句一一分类摘抄,常常读诵,随时参照于自己的日常。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看荀子是如何看待学习的。

“1.学不可以已

《劝学》中开篇就说“学不可以已”,开篇明义:学习是不能够停止的,意思是说学习应该持之以恒。《劝学》的主旨在于劝勉人努力学习,文中使用了大量比喻来说明努力学习的重要性。荀子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的比喻,来说明学习的无止境。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木材经过加工以后就能变直,刀剑在砺上磨过就会变得锋利,君子学习渊博的知识,并且能经常注意考察自己,那么他就会变得聪明,而行动上也不会犯错误。荀子用木与刀剑为例,来说明人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检验自己。《论语》中曾子说的“吾日三省吾身”,也是说要经常检查自己。

“3、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不登上高山,就不知道天有多高;不亲临深涧,就不知道地有多厚。这与开头所说的“学不可以已”是一致的。学无止境,只有看到前人丰厚的知识成果,方才知道自己的浅薄与不足。因此要不断学习。

“4、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我曾经整天苦思冥想,但还不如学习一会儿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跟远看,但还不如登高之后看得宽广。也就是说,当我们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应该把这当作学习的契机,有思考但不是闭门造车;要善于主动寻找已有的知识经验来丰富自己、并向更高处攀登。牛顿有一句话流传甚广——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与此相似。

“5、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没有刻苦钻研精神的人,在学习上就不会有显著的成绩;不能埋头苦干的人,在事业上就不能取得巨大的成就。荀子用几个例子说明了这一点,比如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都是在强调要坚持不懈、锲而不舍。

“6、学莫便乎近其人。

学习的途径没有比接近良师益友、积极向良师益友学习更省事的了。在荀子看来,效仿良师益友,聆听君子的学说,能使我们养成崇高的品格,获得全面的知识,而通达世事了。

“7、学也者,固学一之也。

学习,本来就应该一心一意,就是要学到完全彻底。这与开头所说的“学不可以已”也是一致的。学习本来就不是一朝一夕就可见成效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积累的过程。同时这个积累的过程需要专心致志、一心一意,需要明确的目标和坚持到底的毅力。

“8、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

君子知道学识不全面、不纯粹是不足以称为完美的,因此他们反复学习以达到前后联系,用心思考以达到融会贯通,效法良师益友努力地去实行,除掉有害的东西,培养有益的学识。可见在荀子看来,学习不仅仅是指书本的学习,还包括了道德的修养,是内外兼修的。

关于学习,我们应该知道的:

一、要有志向、目标,否则学什么都不知道谈何学习方法?

二、从基础学、系统的学。

三、要思考觉得不合理的东西、思考化繁为简的方法、思考不同知识点的逻辑联系,并询问、探讨,搞懂为止,结交同志趣的人有利于学习。

四、把学到的东西跟解决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是保持学习热情的重要方法。

五、学以致用,加深理解,更能创新。

六、学习跟生活、工作是有内在联系的,写诗,功夫在诗外,就是这个道理。

赞赏

长按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医院最好
白癜风医院天津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my/1369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