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重磅原创邱昭良向荀子学习思考的智慧

发布时间:2017/12/9 15:15:28   点击数:

《荀子》在历史上被称为“王霸之学”,其实他的学问从本质上看应该是“君子之学”。也就是说,“通过学习、修为,成为君子”是《荀子》全书的主题,也是“一以贯之”的一条主线。《荀子》关于学习、修为、治国、领导、富国、用兵等,都有丰富而深刻的论述。其中,关于思考,是君子的核心技能,是学习的核心过程,也是成为君子的关键。

那么,关于思考,荀子有哪些见解呢?

1

全面思考,避免“偏伤”

荀子认为,君子很重要的能力之一就是全面思考,而凡人祸患的根源是“片面思考”(偏伤)。

〔原文〕

欲恶取舍之权:见其可欲也,则必前后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必前后虑其可害也者,而兼权之,孰计之,然后定其欲恶取舍。如是则常不失陷矣。

凡人之患,偏伤之也。见其可欲也,则不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不虑其可害也者。是以动则必陷,为则必辱,是偏伤之患也。

(《不苟》)

〔译文〕

喜欢还是厌恶、是取还是舍的权衡标准是:看见那些自己希望追求的东西,就必须前前后后考虑一下它不利的方面;看到那些对自己有利的东西,就必须前前后后考虑一下它可能造成的危害。两方面权衡,仔细地谋划,然后决定是喜欢还是厌恶、是取还是舍。像这样,一般就不会失误了。

大凡人们的祸患,往往都是因为片面思考而造成的伤害:看见那些可以追求的东西,就不考虑它可恶的一面;看到那些有利可图的东西,就不考虑它可能造成的危害。如果是这样,行动起来必然失误连连,处处受辱,这就是片面思考害了他们而造成的祸患啊。

〔赏析〕

要想做出正确的决策,的确需要“全面思考”,不仅看到事物有利于自己的一面,也要考虑到它可能带来的“副作用”、不利于自己的一面。不仅想到自己,也要想到他人。

要做到全面思考,荀子认为,首先要考虑到事物的对立面。想到自己想要的一面,就得想到它有哪些不利的一面,或者需要你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当今时代,社会人心浮动,许多人的思考都非常浅薄、片面。看到成功者亮丽的一面,却不知道他们为了成功而付出的艰苦努力,以及相应的惨痛代价。例如,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创业初期异常艰辛,把所有身家都赌上研发,并曾患上忧郁症;联想创始人柳传志下海初期也曾经历过巨款被骗、为追债吃尽苦头,并患上了美尼尔综合症……这样片面思考的结果就是人们都变得非常浮躁,希望一夜暴富。事实上,因为急躁,导致许多人无法踏实地努力,从而离成功越来越远。这的确是人的一大祸患。

2

兼权孰计,审慎决策

为了避免“偏伤”、做到全面思考,荀子认为,我们在思考时需要“兼权之,孰计之”,也就是考虑问题要权衡各方面的因素,审慎地决策。这是做到没有过失或失误(“常不失陷”)的重要条件。

在这方面,先贤周公就是一个榜样。他思考问题比较全面,凡事都能想到它的反面,见常人之未见。在《荀子·尧问》篇中,记载了周公和他的孩子伯禽老师的一段对话,是一个典型事例。

〔原文〕

伯禽将归于鲁,周公谓伯禽之傅曰:“汝将行,盍志而子美德乎?”

对曰:“其为人宽,好自用,以慎。此三者,其美德也。”

周公曰:“呜呼!以人恶为美德乎?君子好以道德,故其民归道。彼其宽也,出无辨矣,女又美之!

彼其好自用也,是所以窭小也。君子力如牛,不与牛争力;走如马,不与马争走;知如士,不与士争知。彼争者均者之气也,女又美之!

彼其慎也,是其所以浅也。闻之曰:’无越踰不见士。’见士问曰:’无乃不察乎?’不闻即物少至,少至则浅。彼浅者,贱人之道也,女又美之!”

(《尧问》)

〔译文〕

伯禽要回鲁国去,周公对伯禽的师傅说:“你们要走了,对你要辅导的这个人的德行,你是怎么评价的呢?”

伯禽的师傅回答说:“他为人宽厚,喜欢凭自己的才智行事,而且谨慎。这三个方面,就是他的美德。”

周公说:“唉呀!你怎么能把他这些缺点当作美德呢?君子要遵循道理行事、不断提升自己的德行,民众才归顺正道。他对人一味宽厚,没有原则,赏罚就不分明了,你却还赞美它?

他喜欢靠自己的才智行事,这可能就是他浅陋无知、心胸狭窄的根源啊。对于君子来说,即使力气像牛一样大,也不会和牛较劲;即使跑起来像马一样快,也不会和马赛跑;智慧像士人一样高明,也不和士人比谁更聪明。和别人较量、竞争,只是一般人的气量,你却还赞美它?

他做事谨慎,这可能就是他孤陋寡闻的原因。我听说有这样一句话:’要是没做错事,就不见士人。’见到士人就问:’我有哪些地方失察呢?’不博闻,事情就了解得少,人就变得浅陋了。浅陋,是下贱之人的为人之道,你却还赞美它?”

〔赏析〕

周公对自己孩子伯禽老师的一番长谈,的确令人受益匪浅。

伯禽老师认为伯禽的优点是为人宽厚、喜欢自己做事,而且谨慎。而周公对此却有不同看法,甚至对伯禽老师的观点非常忧虑。这是为什么呢?

他认为,一个人要是比较宽容,就容易做事没有原则性,赏罚不分明,从而难以服众。一个人要是喜欢凭借自己的聪明智慧做事,就容易刚愎自用,不团结他人。一个人要是比较谨慎,就容易孤陋寡闻。由此可见,周公看问题比较全面,并且居安思危,常人看到的是优点,他却能想到它可能的局限。

同样,曾三度相楚的孙叔敖也是这样一个典型。

〔原文〕

语曰:缯丘之封人,见楚相孙叔敖曰:“吾闻之也:处官久者士妒之,禄厚者民怨之,位尊者君恨之。为相国有此三者,而不得罪于楚之士民何也?”

孙叔敖曰:“吾三相楚而心愈卑,每益禄而施愈博,位滋尊而礼愈恭,是以不得罪于楚之士民也。”

(《尧问》)

〔译文〕

民间有传说,缯丘的封人拜见楚国丞相孙叔敖说:“我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做官时间长的人,就会遭到士人的嫉妒;拿着丰厚俸禄的人,就会被民众怨恨;地位尊贵的人,连君主都会心怀忌惮。’现在,相国您具备了这三种情况,却没有得罪楚国的士人和民众,为什么呢?”

孙叔敖说:“我三度担任楚国相国,心里却越来越谦卑;每次增加俸禄,都会更多地施舍;地位越高,待人处事的礼节就愈发恭敬,因此,才没有得罪楚国的士人与民众。”

〔赏析〕

三国时魏国文学家李康在《运命论》中讲到:“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前鉴不远,复车继轨”。凡事有利的一面,就有其局限或风险。

长期身居高位、拿着丰厚俸禄的领导,很容易得罪身边的人,包括自己的领导、同事和下属,都难免有嫉妒、怨恨与忌惮。而曾经三度出任楚国相国的孙叔敖却做得很好,原因是他内心非常谦卑,每次增加俸禄,都会更多地施舍,地位越高,待人处事愈发谨慎、恭敬,因而才可以长期无咎。

孙叔敖的事迹告诉我们,作为领导者,需要保持极高的德行修为,既要有能力,又要时刻保持谦卑。在《基业长青》一书中,管理学研究者吉姆·柯林斯认为,实现了基业长青的公司,都有所谓的“第五级领导者”,他们既有极高的洞察力、远大目标与愿景,又非常谦卑。这样的人和孙叔敖非常相似。

同样,从孙叔敖的做法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的修为很高,虽然身居高位、得到君主的宠信,但他却戒骄戒躁,非常谦卑、恭敬,广为施舍。所以才能“不招致嫉妒、陷害”。

3

坚守中庸,保持平衡

的确,如果能够保持全面思考,坚守自己的原则,保持“中庸”、平衡,就能做到“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劝学》)。也就是说,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将圣贤的道德精髓融化于自己的行为之中,这是最高明的,没灾没祸的幸福是最持久的。

事实上,在《荀子·仲尼》篇中,荀子也基于上述原则,给出了“持宠处位,终身不厌之术”。

〔原文〕

持宠处位,终身不厌之术:主尊贵之,则恭敬而僔;主信爱之,则谨慎而嗛;主专任之,则拘守而详:主安近之,则慎比而不邪;主疏远之,则全一而不倍;主损绌之,则恐惧而不怨。

贵而不为夸,信而不处谦,任重而不敢专。财利至,则善而不及也,必将尽辞让之义,然后受。福事至则和而理,祸事至则静而理。富则广施,贫则用节。可贵可贱也,可富可贫也,可杀而不可使为奸也:是持宠处位终身不厌之术也。虽在贫穷徒处之埶,亦取象于是矣。夫是之谓吉人。

(《仲尼》)

〔译文〕

保持尊宠、守住官位、终身不被人厌弃的方法是:君主尊敬你,你就恭敬而谦退;君主信任、喜爱你,你就谨慎、谦虚;君主信任自己,你就谨慎守职、用心周详;君主亲近、接近自己,你就顺从、不邪恶;君主疏远你,你要保持专一、不背叛;君主斥责、惩罚自己,你恐惧而不怨恨。

地位高贵,也不奢侈过度;信守承诺,也不过于谦虚;担负重任,不独断专行;面对财利,自己的功绩尚不足以享有它,就必须辞让,实在推辞不掉才接受;幸福之事来临,就坦然地对待,分析原因;灾祸之事来临,就冷静地去处理,分析根由;富裕了,就广泛地布施;贫穷了,就节约费用。要可以处贵,可以处贱;可以处富,也可以处贫;可以杀身成仁,却不可以去做坏事。这便是保持尊宠、守住官位,终身不被人厌弃的方法。即使处在贫穷、孤立的境况下,也能按照这种方法去做,这样就可称为吉人。

〔赏析〕

荀子在这里阐述了一个人如何能够长期保持尊崇的地位,不被人厌恶、背弃的诀窍。其实核心就是孔子所倡导的“中庸”思想,要保持平衡,基础还是自我修为、坚守原则(循“理”、礼)。

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对上、对外。对上,要依据君主的态度和行为,采取相应均衡的态度与行为。其核心就是保持平衡、中庸,不要任势放纵。对外,要坚守内心的原则与道德操守。如果有了良好的道德修为,可以适应各种外部情况,不管是贵还是贱,富或贫,都能处之泰然。对于这样的原则,非常坚定,即使被杀,也不违背这些原则。

因此,要想无咎、无失陷,成为“吉人”,就要加强自身修为,提升自己的能力,能够做到全面思考,保持平衡、中庸,核心就是坚守礼义道德原则。

中国学习型组织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D:ChinaCKO

组织学习践行者邱昭良博士的自媒体

思考·学习·技术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邱博士更多领导力学习资料

赞赏

长按







































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宁夏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my/14302.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