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名言 >> 备考教育综合知识常考人物荀子
荀子
1
个人简介
荀子,名况,字卿,世称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生于约公元前年,卒于公元前年。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其对重新整理儒家经典也有相当的贡献。
2
著作
《荀子》
3
观点
1.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性是恶的。教育的作用在于“化性起伪”。
2.教育目的:荀子把当时的儒者分为俗儒、雅儒、大儒,教育应当以大儒为培养目标。
3.教育内容:教育的内容是《诗》《书》《礼》《乐》《春秋》五经,其中《礼》是重点,是荀子整个教育理论的核心。
4.教学方法:荀子认为,闻见、知、行,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4
历史地位及评价
荀子是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他所提倡的“性恶论”,常被后世拿来与孟子的“性善论”相比较。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也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
5
相关考点
(一)“性恶论”与教育作用
荀子认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因此他认为应该以“礼”来约束。关于荀子的性恶论,考试中就只以性恶论的代表的形式考查,不会有其他更深入的形式。
(二)外铄论
外铄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环境的压力、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强调教育的价值,对教育的作用持乐观的态度,北京白癜风哪家比较好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平安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my/15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