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名言 >> 孟荀问学丨荀子middot劝学m
孟荀问学
第三期
主
题
是
孟
荀
问
学
。
的时候了。
本
期
的
又到了我们开启冬学
大家好,立冬已过,
一
《荀子·劝学一》
荀
丁
组
注
疏
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注释
君子:《说文》:君,尊也。从尹。发号,故从口。尹,治也。握事者也。《白虎通》:君者,羣(qún)也,羣下归心也。《说文》:子: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人以为称。《律书》:子者,滋也;滋者,言万物滋于下也。最古老意义上,士人是用行动实践记录文明精华的人,士尚志,士能任事。君子是士人学修到一定程度,正式踏上保国卫民君王之路的人,某段时期也是诸侯的代称。官学结构溃散后,君子成为一种表德或者表学的代名词。君子在最古老的意义上,是君由此滋也。子者,传承,滋生之意也。也就是士人学修到了一定程度之后的,正式踏上为民保国君王之路的人。但还不是王。但君王由此滋生,所以君子其实在某些年代就是诸侯的代名词。上古之王皆以德论,不以血缘论之。所以君子之极,就是这条路的极致,帝王也。只不过在师官一体的古代官学结构溃散后,君子更多成了一种表德,或者表学的代名词。——摘录自北京中科中医院北京中科专注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my/17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