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评价 >> 考研经验贴跨专业一战斩获建筑学技术方向4
古语有云,处商必有市井,井者,城也——《管子·小匡》
古再有云,井井兮其有理,井者,理也——《荀子·儒效》
01.
自我简介|PROFILE
我本科所学知识和建筑学风马牛不相及,作为一个实打实的门外汉,不自量力地报考天津大学建筑学专业研究生,实在容易贻笑大方。
出于对建筑学的兴趣与憧憬,即使面对质疑,即使面对非比寻常的挑战与困难,我还是决定赌一把,试一试。
我对建筑的兴趣始于一个非常简单的契机,大二的时候由于上课的原因,我经常坐校车往返于两个校区之间,一个小时的车程让我有机会透过车窗看到路边各式各样的建筑,我首先被建筑优美奇特的造型所吸引,无论是古老的德式建筑还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都能令我产生无限遐想。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建筑的热爱不断加深,我逐渐意识到了自己真正喜欢的事业是什么,并萌生了想要从事建筑领域工作的想法。
02.
方向选择|CHOICE
我一开始想要报考建筑设计方向,梦想着能从事建筑设计工作,并煞有介事地学习起来,看了一些关于设计的书,但看得一头雾水;尝试从网上找一些设计视频课,但寥寥无几;还学了几天手绘和素描,但浅尝辄止;也曾跟辅导机构学了几天快题,但收效甚微。
现实给我狠狠地浇了一盆冷水,没基础,没人指点,人家本科需要五年熏陶的专业,我怎么能轻易就考上呢,简直是痴人说梦!四处碰壁的我开始心灰意冷,难道我这辈子注定和建筑无缘了吗?
直到注意到天大招生目录里建筑学技术方向不考快题,还考数学,对于我这种血外行,相比之下跨考难度要小得多。
值得一提的是,建筑技术科学本来就是一个交叉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引进计算机、自动化、土木工程等专业的知识和技术,通过更量化的手段指导建筑设计,因而天大的建筑技术科学也并不排外,对跨专业的同学还是很友好的,尤其欢迎计算机、自动化、土木工程等专业的学生报考。因此,我决定报考建筑学技术方向,也算是间接实现梦想了。
03.
科目备考|SUBJECT
我是从去年3月初开始真正着手准备的,在这个过程中走了不少弯路,遇到了许多困难,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下面就从英语、数学和专业课的复习等方面,分享一下我的一年以来的感悟。
英语
首先是英语的复习,我认为在复习的前期一定要打好词汇的基础,并应将背单词贯穿于整个英语复习过程中,不断重复。
我在背单词时,喜欢用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单词本(买英语真题的时候附赠的,单词本上只有单词、音标和部分汉语意思),因为我觉得用起来方便高效,一目了然。
建议像我一样基础不好的同学不要一开始就追求进度,而是循序渐进。我记忆单词的方法是,每天按计划完成单词本上固定页数单词的记忆,前期任务量可以小一点,每天第一遍的时候争取一下全部记住,然后用一张纸挡住单词的汉语意思,根据单词回忆它的汉语意思,如果遇到想不起来的单词,就在它下边划一道横线,然后重复这个过程,几遍下来之后,有的单词下会有好几道横线,以后复习的时候,就应该重点“关照”这些横线多的单词。
另外,不同字母打头的单词在文章中出现的频率是不同的,可以先记出现频率较高的单词,比如p、s、c、a等字母打头的。在前期除了背单词之外,还应该注意实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可以每两天做一篇阅读,目的不在于做题,而在于检验和应用词汇,这样能够加深对所记单词的印象,同时能够发现自己在哪些字母打头的单词上比较薄弱,可以对症下药。在词汇方面有一定积累后,可以开始学语法,如果不学语法,可能有些基础不好的同学就会出现能认识句子里的大部分单词,但愣是看不懂句子的意思,就像我一样。可以从网上找一些教语法的视频课,或者买本语法书自己看,每天学一点。等这些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就可以开始做题了。
英语不建议做模拟题,因为命题思路和真题不一样,英一和英二的真题就够做了,不论是考英一还是英二,有时间的话英一英二的真题最好都做一做。考研英语里最重要的是阅读题,分值很高,也最容易拿分,前期应该重点练习阅读题,可以参考网上针对各种题型的视频教程,然后是七选五、翻译和完形填空,其中完形填空算是英语的压轴,难度较大且分值较低,推荐在考试时也最后再做。
关于作文,推荐买一本作文书,结合网上的视频教程,重点要积累一些好的句子和一些地道的说法,我个人是背了几篇范文,因为我觉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有了足够的积累才能有所创新,但有的老师不建议背范文,这就因人而异了。在考试之前,最少要进行两次正式的英语模考,以适应考试的形式。
数学
关于数学的学习,可以看目前比较有名的几位老师的视频课,并购买配套教材和习题,跟着老师的进度学习就好了。
除此之外,我在学数学的时候有一些习惯可以和同学们分享。在学习和练习过程中,如果遇到自己想不出来的方法、技巧,或比较新颖烧脑的题目,我会重点在这些题目上做标记,然后慢条斯理地把这些题目的解题方法吃透,一步一步的的分析它为什么要这么做,不断地思考与消化,让它最终变成我自己的东西。
我觉得这个过程也类似于英语作文背范文,积累一些好词好句和地道的说法,才能触类旁通、融会贯通、有所创新。也可以整理自己的错题本或好题本,但不需要把所有题目、所有细节都整理进去,这样太浪费时间,而是要对最精华的部分进行整理。
另外最重要的一点仍然是实践,做一套完整试卷的感受和做平时的习题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时间因素和心理因素都会有很大不同,因此应当尽早地做完整地真题试卷或模拟试卷,在规定时间内正式地模拟考试,经过不断的实践和训练后,相信你的数学成绩能得到很快的提升。
专业课
最后是专业课,由于我本科并没有学过建筑构造和建筑物理,因此尽管内容相对来说不多,对我来说还是比较吃力的。
由于参考书目的表达、排版等不是很清楚,而网上又几乎没有任何能够参考的视频课程和资料,身边也没有人能够请教,所以我一开始的复习遇到了很大阻力,常常觉得不知所云,一段话看了好几遍就和没看一样。一遍看不懂就看两遍,两边遍看不懂就看三遍,功夫不负有心人,看了一遍又一遍后,我开始渐渐对专业课的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所以,即便是基础很好的同学,对于专业课的学习也可以不断地重复看课本,每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
同时,除了大纲规定的参考书外,其他的一些书目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比如刘加平主编的《建筑物理》,朱颖心主编的《建筑环境学》,以及《物理性污染控制》,杨维菊主编的《建筑构造设计(下册)》,这些书目都能对柳孝图的《建筑物理》起到解释、补充的作用,能够帮助理解专业知识、拓宽知识面。同时,一些规范或标准比如《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建筑采光设计标准》等,也能对课本上的知识点起到参考和补充的作用,一些名词如采光系数的更严格的定义可以参考这些规范和标准。
建筑物理的很多内容彼此之间相互联系、错综复杂,因此对于建筑物理的学习应当非常重视总结和归纳,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将知识内化;比如城市下垫面对城市气候的影响就是十分复杂的,它会由于减少蒸发量而降低湿度、特殊的热物理性质影响温度、立体化的下垫面影响气流等原因综合起来最终促使形成城市气候,又比如设置双层玻璃既是增强窗户保温性能的方法也是增强窗户隔声性能的方法、太阳辐射既是保温和隔热时需要考虑的环境因素也是采光时需要考虑的环境因素……这些都可以整理。
后来,我开始自行整理笔记,将书中的知识按照自己的思维脉络进行整理,便于自己的理解和记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纯手打打出了一份六万多字的笔记,但由于笔记整理得较晚,在考试之前并没能将课本上的全部知识都能进行十分系统的整理,但这样一份笔记仍然给我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推荐同学们也尝试一下。
专业课的学习,也应该重视重复和实践。专业课的内容要一遍一遍地重复,不能抱有侥幸心理,也不要嫌麻烦,可以模仿费曼学习法,要求自己将某个知识点完整复述出来,注意是要能够落实到语言给别人讲出来,而不是脑子一想大概有个印象,因为建筑技术综合并没有选择题,而简答题和论述题占比很大,因此对于知识不能只做到理解,还要做到能够将它用专业严谨地语言表述出来,并要不厌其烦地重复。
同时,要注意及时看看不同学校的真题或课后题是怎么考的,根据真题检验自己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并“顺藤摸瓜”,一个知识点可以牵扯到好多知识点,通过这种方法复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复习的时候还有一个习惯,由于建筑物理和我们的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我们大部分时间也是在建筑中的物理环境中度过的,因此建筑物理知识非常容易进行实践,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物理环境现象入手,随时随地回忆建筑物理的知识,这样可以迅速加深我们对知识的理解;比如,当我们在教室里学习的时候,看到窗户就能回忆一下教室采光设计要点、外遮阳、通风隔热等相关知识。
04.
总结|SUMMARY
综合上述经验,我认为我的复习经验可以凝练成两个词,就是重复与实践。
另外,我的自律能力较差,很容易管不住自己,而且一次偷懒之后,就很容易破罐子破摔,刹不住车,经过了一年多的尝试与总结,可以和同学们分享一下我的自律心得,那就是永远不要相信自己的自律能力,引用教父里的台词就是“给自己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比如去学习的时候干脆就把手机放在宿舍,把游戏手柄直接寄回家里,给自己营造一个“清净之地”。
在自律的同时,也不要忘记注重劳逸结合,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在保证一定的工作强度的前提下,还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因为备考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场持久战。
考研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想要取得胜利,也是要流血流汗的,吃苦受罪是必然的,这种苦既有肉体上的,也有精神上的,谁能忍受住这一年的煎熬,谁就已经赢了一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才能赢得最终的胜利。
撰文
井度理论课程学子
图文排版
乾学长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