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新闻 >> 新邯山文化研究中心荀子史话之十四荀
荀子(约公元前年-公元前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曾经做过齐国“稷下学宫”的领袖,时人尊称“荀卿”,是继孔子、孟子之后儒家学派的杰出代表,是集诸子百家之大成的一代宗师。《荀子》三十二篇,为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荀子思想影响后人几千年。但史书记载荀子的文字并不多,为全面介绍荀子学说,传承优秀历史文化,新邯山文化研究中心邀请专家,就史书记载的荀子故事编辑整理成《荀子史话》系列故事,推介给大家,供大家学习参考。
《荀子与韩非》
韩非,是荀门弟子之中集合法家大成的思想家。
韩非,是韩国的贵族子弟,他爱好刑名法术学问。他学说的理论基础来源于黄帝和老子。韩非有口吃的缺陷,不善于讲话,却擅长于著书立说。他和李斯虽然都是荀卿的学生,但李斯自认为学识比不上韩非。
荀子曾经问韩非的志向:“学成之后,志在何方?”
韩非:“韩国,乃小国,应对四面打击,主辱臣苦,上下同忧。愿回母国,修守备,戒强敌,筑城池,固国本。”(《韩非子?存韩》)
韩非回归韩国,数次上书韩王,详尽陈述:富国强兵、修明法制、求人任贤的治国方略。韩王最终没有采纳。韩非考察了古往今来的得失变化,所以写了《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十余万字的著作。
韩非子著书图
秦王嬴政见到《孤愤》《五蠹》这些书,说:“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李斯这才推荐韩非说:“此韩非之所著书也。”秦王因此立即攻打韩国。因为一个人才而攻打一个国家,秦王嬴政对于荀子高徒的渴求,可见一斑。
韩非虽然入秦,但仍心系祖国,他写下《存韩》一文,上书秦王,力陈保存韩国之利!李斯主张:“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韩非的“存韩”与李斯的“灭诸侯”,产生了争论。
李斯在秦王面前诋毁:“韩非,是韩国贵族子弟。现在大王要吞并各国,韩非到头来还是要帮助韩国而不帮助秦国,这是人之常情啊。如今大王不任用他,在秦国留的时间长了,再放他回去,这是给自己留下的祸根啊。不如给他加个罪名,依法处死他。”
李斯的话十分没有道理,他自己还是楚国人,怎么不说自己也有不忠的嫌疑呢?当年,秦王嬴政驱逐东方诸侯的客卿。李斯《谏逐客书》:“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李斯劝说秦王,任人唯贤,不能任人唯秦!为何如今,李斯又以韩非为韩国人,而诋毁他呢?这都是他的嫉妒之心在作怪啊!于是,秦王开始疏远韩非了。
李斯能够看出秦王从心底喜欢韩非,为了不使韩非重获重用,于是就决定先下毒手。李斯派人给韩非送去了毒药,叫他自杀。韩非想要当面向秦王陈述是非,又不能见到,不禁仰天叹息:“天乎!天乎!韩非何罪,何至于此?”
《东周列国志》记录了狱卒的回答:“一棵树上,容不下两只雄鸟啊!”
后来,秦王果然后悔了,慌忙派人去赦免韩非。传令的信使到达监狱的门口,韩非也已经饮下毒酒死了。《先秦政治思想史》指出,韩非虽然被害,但其著作却流传了下来。韩非的思想也留在了秦国,在很大程度上被付诸实践。百代都行秦政法,秦王嬴政之法基本上根植于韩非的法治理论。
韩非的思想,与荀子思想相比,仍有许多独特之处。韩非首创“法、术、势”兼治的帝王之学,集战国法家思想之大成。此后,秦王得以统一六国、建立帝国,无疑得益于韩非的理论。李斯也赞美韩非的思想为“圣人之论”与“圣人之术”!可以说,死去的韩非用思想辅佐了秦王嬴政,活着的李斯用实践辅佐了秦王嬴政。因而,赵国思想家荀子则被称之为“帝师之祖”。正如谭嗣同所说:“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
清代《荀卿别传》将韩非视作荀子的顶门大弟子。韩非继承了荀子宝贵的唯物思想,不迷信天命鬼神。这从二人的寓言,就可以看出来。
《荀子?解蔽》记载,夏首的南边有一个人,名叫涓蜀梁,他生性愚蠢而容易害怕。在月光明亮的夜晚行走,低头看见自己的身影,就以为是趴在地上的鬼;抬头看见自己的头发,就以为是站着的妖怪;于是转身就跑,等跑到自己的家中,就断气死了。这难道不可悲吗?但凡人认为有鬼,一定是在他精神恍惚的当口、疑惑迷乱的时候来判定它的。
韩非子寓言《画鬼最易》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有画家为齐王作画。
齐王问:“画什么最难?”
画家:“狗、马最难画。”
齐王又问:“画什么最容易?”
画家:“画鬼怪最容易。狗、马是人们所熟悉的,早晚都出现在你面前,不可仅仅画得相似而已,所以难画;鬼怪是无形的,不会出现在人们面前,所以容易画。”
从涓蜀梁的影子,到齐王画师的鬼怪,对于那些视影为鬼、自画鬼怪的人,进行了辛辣的讽刺,闪耀着朴素的唯物光芒。韩非主张“缘道理以从事者,无不能成”。这与荀子“天行有常,应之以治则吉”的唯物思想,一脉相承。
《先秦寓言概论》中说《韩非子》中有寓言则,位居诸子寓言之首,集先秦时期寓言创作之大成。如:自相矛盾、守株待兔、买椟还珠、滥竽充数,更是家喻户晓!韩非在寓言创作上,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韩非子》一书,洋洋十万言,比《荀子》还多一万字。郭沫若称《孟子》的犀利、《庄子》的恣肆、《荀子》的浑厚和《韩非子》的峻峭,实在各有千秋、难分伯仲,可谓先秦散文的四大台柱!值得一提的是,韩非在《韩非子?难三》记载了恩师荀子,少年燕国行,驳斥了燕国的禅让,成为战国时代的传奇佳话。韩非的珍贵记载,填补了少年荀子研究的空白,是荀子在中国历史上的首次亮相!
司马迁称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韩非思想吸收了老子的学说,并对老子有相当深刻的研究,《解老》与《喻老》正是其中的佳作。故而,司马迁将老子、韩非合起来作传《老子韩非列传》。荀子的弟子,能与道家鼻祖老子,合为一传,也是难能可贵!
(作者:范文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邯郸学院新媒体创作中心主任)
▼猜你喜欢▼邯山区杜家寺村荣获全国首个“中国民间笑话村”称号官宣!官宣!@邯郸车主注意!这些路段占道施工文图丨新邯山文化研究中心编辑丨李铮儿初审丨卜丽芳终审丨王国庆王宪东投稿邮箱丨hsx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