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治心之道与学至圣王荀子middot

发布时间:2021/4/25 13:00:04   点击数:
北京国际湿疹医院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8593630.html

摘要:荀子以“蔽”为“心术之公患”,认为人的所欲、所好往往使得自身“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但同时他又肯定人“心”具备理性的认知能力,后者使主体能够超越“蔽”的必然性束缚,从而获得对事物的合理认识。进而言之,各种“蔽”的存在是本然而无法变更的,但人心的“知道”能力也为主体天然所具有,因此人最终能否“解蔽”而“知道”并不取决于“蔽”的类型与层次的规定,而是关乎“心”的知道能力是否被发用也即是否被“使”。由之,荀子认为可以通过“治心”来拓发“心”的功用,并且主体通过对“治心之道”的学习亦能够实现向圣王境界的转换。就后者而言,这同时关涉到知性能力与道德境界之间的互动。人之蔽与心之知、心不使焉与心知且不蔽、治心之道和学至圣王相互作用,呈现出荀子多维的运思理路。

关键词:解蔽;心;道;学;圣王

中图分类号:B.6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09-10

作者简介:宋金明,男,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方向为先秦诸子哲学。

————————————————————————————————————————————

《荀子·解蔽》以“解蔽”为篇名。就其内涵而言,解和蔽在认知之维分别包含认知的方法与认知的对象的意义,而无论是作为认知方法的“解”,抑或是作为认知对象的“蔽”,都无法脱离具有认知能力的“心”这一概念。与此相关,在“解蔽”的背后,荀子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xw/163710.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