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早春研课例新年谱新篇绿谷双名工程朱昌

发布时间:2021/4/25 13:00:06   点击数:

12

朱昌元导师小组活动简报第12期

早春研课例新年谱新篇

——绿谷双名工程朱昌元导师小组举行新学年线上课例研习

春早人勤,研训不停。

新春伊始,丽水市绿谷双名工程朱昌元导师小组翻开研训新章。寒假期间,导师朱昌元早早地安排好新一年度研训计划,明确除线下磨课、观课、评课、交流外,线上研训重点为“课例研习”,将包括“旧文新教”“同课异构”“群文联读”等内容,要求学员实践出真知,创新获发展,并布置“课例研习”第一课——国学名篇《劝学》的“寒假作业”。

2月23日下午,绿谷名师班朱昌元导师小组的五位成员在导师的带领下,齐聚云端,开展第一次“课例研习”活动。本次活动包括导师讲座、学员教学设计与心得汇报、导师点评与指导三个环节。

壹导师讲座

首先,特级教师、绿谷名师工程导师朱昌元作题为《课例特点与〈劝学〉研习》的讲座。他为学员们厘清“课例”的概念,明晰课例品格,认为优秀的课例应包括问题情境、实践特性、个人色彩三个维度,而撰写、研习、整理课例,积累教学经验,发现教学问题,形成教学成果,是教师发展的有效之路。

随后,朱特以其原创课例《劝学》为范本,指导学员学习。朱特的《劝学》课堂精选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内容进行对“荀子”的介绍,言简意赅、自出心裁;通过灵活机动的预习检测落实文言知识,针对学情、有的放矢;引导学生进行题意探讨、论说艺术探讨,于典籍中寻支架,化旧识为新知;课外拓展“学”“思”之辩,延伸阅读原文删节部分,比较阅读王符《赞学》,丰富学生视野,激活学生思维。

该课例立足学生成长潜能,把握文本教学价值,挖掘经典深层意义,充分彰显教师个人学养和独特的教学风格。

贰学员展示

其后,小组成员依次分享“我教《劝学》”。

叶德义老师设计了一个“对厌学少年‘劝学’”的真实情境,把它贯穿于整堂课的始终。结合语用知识,说话要注意角色、对象、话语方式,把真实的话语情境考虑进去,安排了三个具体任务,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通过积累、梳理和整合,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在具体语言情境中习得并运用。

张潇颖老师的课例以《析喻证,明其理》为题,聚焦“比喻论证”在《劝学》中的运用,设置三个环节。第一,分别从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性,喻体选择与论证观点之间的对应性,喻体顺序排列的逻辑性三个层面分析比喻论证在《劝学》主体三段中的常与变;第二,引出对“劝学”学什么的探究;第三,设计原文删节部分位置还原、对比阅读《师说》论证方法等作业,引导学生对“比喻论证”进行由浅入深、由知到用、辩证思考的学习。课例重视文本研习,以小切口讲透一个知识点,使学生的论证思维得到提升和发展。

高海丽老师认为《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文章。她的课例从清代彭端淑的《为学》引入,设置三个学习任务:1.理清文章,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部分梳理;2.研究探讨劝人们学什么;3.小组合作整理文言知识。在完成相应学习任务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最后对《劝学》删除部分进行拓展阅读,一方面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检验文言知识的迁移。本堂课以任务驱动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指引,是对新型课堂模式的一次尝试。

余春娟老师的课例以任务驱动为主线。她以春晚相声《年三十的歌》“岳云鹏说对了”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结合《劝学》内容,展开对新形势下学习姿势/方式的讨论,巧妙地开展文本研读。再以小组合作形式,比较阅读《孙权劝学》和荀子《劝学》,探索“劝学”的艺术魅力。“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最后针对新时期学习的新变化,老师指导学生拟写新时期的“劝学”,落实具体论证技巧的运用。整个课例设计以任务贯穿,旨在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点,提升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审美鉴赏与创造等核心素养。

孙伟芬老师分享了《落实“文”“言”,探索学习之道》的课例。她分享了单篇教学时创设“让学生查找错误”的情境来落实“言”,通过了解创作背景和经典语录补充的途径来理解“文”;她同时也分享了通过四个学习活动来进行“探索学习之道”的论述文读写结合的教学实践:说说要完成“让学习真正发生”这个论题的阐述,困难在哪里;通过四篇文章的学习,对“学习”有没有新的理解;参照四篇文章,拟写作文提纲,请小组同学完善;课后完成“让学习真正发生”的论述文写作。

叁导师点评

最后,朱特对大家的课例汇报做点评和指导。他肯定了小组成员的精心准备与精彩分享,同时指出以下几点:1.对文本深入、细致的解读,是成功的课堂教学的前提;2.针对单一文本进行的多个文本的有机联系和拓展是有价值的;3.既要守住文言文教学中文字、文章、文学、文化四位一体的传统,也要有对新课标精神的汲取和运用,怎样设计有效任务驱动学生学习值得进一步探讨;4.经典课文的教学对教师的学养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勉励学员们博览古代文字、文学、思想史、哲学史等典籍。

文字:张潇颖

编辑:余春娟

审核:孙伟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xw/16371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