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我们该向荀子学点什么

发布时间:2017/10/9 17:57:59   点击数:
苏商学院新媒体中心策划出品

荀子生活的战国末期,是新旧秩序交替的时期,诸侯割据的局面正在朝着中央集权、全国统一的新局面逐渐转化。从这一现实出发,荀子提出了丰富、系统的社会管理思想。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人性恶决定了人们有共同的追求和无限的欲望,而财物又是有限的,二者之间的矛盾必然导致冲突和争斗。“欲恶同物,欲多物寡,寡则必争矣。”(《富国》)因此,他认为必须对人恶的本性加以控制,并提出了一套社会管理的思想,而这些管理理念对于如今的企业家来说,依然还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礼法治国

荀子《强国》篇主张以礼治国,认为“国之命在礼”;《修身》篇讲:“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王霸》篇讲:“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在《富国》篇进一步阐述:“修礼以齐朝,正法以齐官,平政以齐民”。荀子是主张性恶论的,提倡礼义治国,但是又强调法令,要将礼和法二者结合起来。人人心中都有邪恶的成分,如果不能以法来加以限制,那么国家将无法治理。所以,荀子在儒家以“礼”治国之外又加上“法”。

启示:

治理企业也是同样道理,既需要从制度上形成、保障、提倡公司的恒定不变的核心价值观和基本目标,也要从用人制度、激励机制、客户关系以及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创新,还要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以人为本,以顾客为中心,平等对待员工,只有这两者相辅相成,才会相得益彰,迸发出无限活力。

尚贤使能

荀子言:“尚贤使能,等贵贱、分亲疏、序长幼,此先王之道也。”可看出他主张平等用人的哲理。再者,荀子认为,“人能群而彼不能群”,人类成为万物之长的根本原因是,人类能够结成群体,并有明确分工和相互协作,这是一种人类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律。但仅仅把人集合在一起是不行的,最重要的是使群体能够达到一种和谐的有序状态,各个成员之间、群体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理顺。

启示:

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在人事管理上,在人人平等的基础上,应该要做到:选天下英才称其职,竭其智能而用之。

量能授官

荀子《王制》篇提出“无能不官”、“尚贤使能,而等位不疑”的观点。其含义是,有能力的人不能任命为官吏,对于贤能者所给的等级地位要与他们的贤能程度相当。荀子《君道》篇说:“量能而授官,皆使其人载其事而各得其所宜。”假如不这样做,“能小而事大,辟之是犹力之少而任重也,舍粹折无适也。”其意思是,能力小而任重职的人,除了碎骨折腰再没有其他的出路。

启示:

企业家应根据每个人能力大小而授予适当的官职,随才而授,量力尽能。

人有其治荀子《天论》篇提出: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其意思是,顺从天而且颂扬它,哪赶得上掌握它的变化规律并且加以利用呢?天有四季的变化,地有蕴藏的财富,人有掌握天时、使用地利的办法,这就叫做善于同天地配合。如果放弃人的努力,期望天地的恩赐,那就太糊涂了。

启示:

真正的管理者应该清楚地知道他们将要做到的不是“寡欲”和“节欲”,而是用礼义来“引欲”和“导欲”,使员工自觉与能动地去加强自身修养,“使人的欲望在物质资料的生产中得到满足,使物质资料的生产在人的‘欲求’中得到增长”,进而实现组织的长远目标。因此,在企业管理中应注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去掌握天时、使用地利,达到“人有其治”的境界。

欲而有得

荀子《礼论》篇讲:“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意思是说,人生来就有欲望,有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不能没有需求;有所需求,没有一定的标准限度,就不能不发生争斗;争斗起来,就会混乱,混乱就会导致贫穷。”所以,荀子《礼论》篇提出要“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其意思是,要研究人的欲望、满足人的需求,使人的欲望决不会由于物质缺乏而无法照顾,物质也一定不会因为满足欲望而用尽,物质和欲望两者在互相制约中增长。

启示:

荀子的主张是企业家在管理中,要满足员工正常的需求和欲望,才能更好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赏罚分明

荀子《富国》篇指出:“赏不行,则贤者不可得而进也;罚不行,则不肖者不可得而退也。贤者不可得而进也,不肖者不可得而退也,则能不能不可得官也。若是,则万物失宜,事变失应。”其意思是,没有赏罚,有德才的人就得不到提拔,没有贤能的人就不能被斥退,于是有能力的人和没有能力的人都得不到恰当的使用,这样一来,万事都安排得不适当,不能适应势态的发展变化。

启示:

荀子的观点是在告诉企业家,奖惩分明是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只有做到了赏罚分明,才能让员工在企业中感到公平公正,从而在心理上激发起内在的工作热情;只有赏罚分明,办事公正,才能为下属所信服,才能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

修身养性

荀子从“人性恶、其善者在伪”的思想出发,进一步发展了其前人治国先修身的思想。在《君道》篇讲述:当有人问荀子怎样治虱,他直截了当地回答:“闻修身,未尝闻为国也。”言下之意,只要修养好自己的品德,守仁行义,遵循礼法,国家也就能治理好。

启示:君王要治理好国家应修身,作为企业家更是如此,要想搞好企业,必须好修身养性,修身是治国之本,更是治企之道。本文为苏商学院团队编辑整合

转载请注明出处并联系授权

声明苏商学院(sushangcm)编辑转载,意在传播价值,除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标注来源和作者;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苏小学(ID:ssxysxx),谢谢。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
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zz/1364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