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作者 >> 学不可以已何为学习之道荀子告诉你
《劝学》一篇是《荀子》的首篇,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荀子的教育思想以及他对学习的看法。之前我们写梁启超谈如何读《荀子》一文,提到如果要以修养应用的目的来读此书,比较好的方法是将自己所欣赏的格言警句一一分类摘抄,常常读诵,随时参照于自己的日常。今天我们就把《荀子·劝学》中关于治学的言论做一个整理,一起看看荀子如何看待学习。
1、学不可以已。
《劝学》篇开篇就说“学不可以已”,开宗明义:学习是不能够停止的,意思是说学习应该持之以恒。《劝学》的主旨在于劝勉人努力学习,并在文中使用大量比喻来说明努力学习的重要性。在这句话之后,荀子就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的比喻,来说明学习的无止境。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木材经过加工以后就能变直,刀剑在砺上磨过就会变得锋利,君子学习渊博的知识,并且能经常注意考察自己,那么他就会变得聪明,而行动上也不会犯错误。荀子用木与刀剑为例,来说明人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检验自己。与这个意思相近的,是《论语》中曾子说的“吾日三省吾身”,也是说要经常检查自己。
3、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不登上高山,就不知道天有多高;不亲临深涧,就不知道地有多厚。这与开头所说的“学不可以已”是一致的。学无止境,只有看到前人丰厚的知识成果,方才知道自己的浅薄与不足。因此要不断学习。
4、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这句话意思是:我曾经整天苦思冥想,但还不如学习一会儿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跟远看,但还不如登高之后看得宽广。也就是说,当我们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应该把这当作学习的契机,有思考但不是闭门造车;要善于主动寻找已有的知识经验来丰富自己、并向更高处攀登。牛顿有一句话流传甚广——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与此相似。
5、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在这句话之前,荀子举了几个例子:南方有一种叫蒙鸠的鸟,以羽毛为巢,用毛发编织,系在芦苇上,大风一来芦杆就折断了,巢也掉了。这不是鸟巢做得不好,而是因为依托的地方不合适。西方有一种名叫射干的草,它的茎长四寸,生长在高山上,面对着百丈深渊。不是它茎长,而是它生长的地方使它这样。接下来荀子又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白芷如果浸到臭水里大家就不会佩戴它了。于是荀子得出一个结论:君子定居时一定要谨慎地选择好地方,外出要和有学问有道德的人交往,以此防止受邪恶人的影响,而接近于正道。一定要注意外部环境对人的影响。
文章来源:中纪委网站,如有侵权请告知
江西·汉唐·品阁
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汉唐品阁以文化酒店为支撑,以园林建筑为承载,开展书院文化传播、中式生活推广、艺术交流策展、园林艺术设计等文化活动,打造集文化博览、旅游、书院、餐饮和建筑艺术为一体的汉唐品阁文化综合体。
江西五套新闻晚高峰将每天与您分享白癜风用什么药物治疗文案策划总监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zz/13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