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认为善能生阳,恶能生阴。说到人性,孔孟认为人性本善,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其实人性是包含善与恶,且人性的善与恶是对立统一。如黑白对立融合的太极图。太极图黑中有白,白中有黑,有融合有斗争,当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是就表现出圆的外形,道家的无为看透善恶的本质。
一个人做了好事会心生愉悦之情,因为在帮助他人时,会感觉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古人讲:仁者寿也。一个人做了恶事会担惊受怕,在伤害他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受到良心的谴责。伤人的人,精神长期处于焦虑、紧张之中,造成了身体各项功能紊乱,因而生病率高。
贪官慕绥新说“自从中央纪委开始调查以来,我就没过过一天安生的日子,藏着那么多钱,捧着怕掉在地上,放下怕被偷走,折磨的寝食不安,食不甘味。病由心生,心理压力是百病之源。腐败者贪婪,也就恐惧,惶惶不可终日,导致身体免疫机能全面下降,极易患病。有一幅漫画《心理压力最大的中国人:贪官》,形象地描绘了这类人群大起大落的心理状况:“权大了,钱多了,总有点不踏实,怕纪检找谈话,怕"双规"。晚上收贿赂,白天叫反贪”。
曾有人对16名腐败官员做跟踪调查,当时他们平均年龄41岁。十年后,16人中15人得病,不少人是癌症,病死的有6人。巴西一个医疗机构调查了名贪官和名廉洁官员。10年随访的结果是:贪官60%以上得癌症、脑出血、心肌梗塞等,而廉洁官员患病率只有16%。
我们主张“从容养生”,所谓从容就是舒缓、冲和、泰然、大度。明代的养生家吕坤《呻吟语》:“天地万物之理皆始于从容,而卒于急促。”保持心态平静均衡,能使机体和外界保持和谐,从容可以使人体的神经与内分泌处于舒缓的状态。气血冲和,减少激动,对心脑血管病患者及所有人是十分重要。
善行之,内心平和、愉悦、满足,心灵得到了滋养,有利于身心健康和祛病延年。善的行为在传统医学上属于阳的光辉的一面,是开发性的,恶的行为属于阴性的,它是收缩的、紧张的,会使自己起恐惧感、痛苦感。因此善恶的行为影响心理,心理的状况又影响了自己的生理。而真正善行,一念善心起,智慧必然开展。行善之人通常拥有仁爱之心、宽厚之心、敦睦之心、无私奉献之心,这样的人心态和善、平衡,与长寿之道相通。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生命伦理学教授史蒂芬从现代科学和医学的角度出发,研究人们的种种善行在“付出”与“回报”之间产生的关系,揭示了“付出”能产生“医疗作用”和“快乐效应”。行善对自身心理和身体健康能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其自身的社会能力、判断能力、正面情绪以及心态等都会得到全面的提升。
默默行善,让众生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就都得到好处,之后就功成身退,一点也不张扬,这才是真正的善行。智者大多默默无闻,并不指望通过做慈善得到什么回报,提倡“施比受更幸福”,“为善不欲人知”。这种出发点和初衷,极大程度上保护了受助者的尊严。比尔?盖茨感言,投身慈善事业不仅可以帮助他人重燃人生的希望,更是一种自我救赎和生命的升华。
养生的“生”不是身体的“身”。是指生命、生存、生长。“养”的所谓保养、调养、补养之意,“养生”实为颐养生命,使之绵长的意思。人最大的养生是来自仁厚的心,现在人的病,多是心而生,行善让养生之路更顺畅。行善者不会刻意追求回报,但回报却往往在不经意之间翩然而至。行善除了能帮助别人外,还能带来自我满足的愉悦感,是平衡心理、培养正气的最好方法。
“善行”为健康的道德基础,展现在外显空间的“善行”与存在于主体内隐空间的“善心”相关,善心”支配“善行”,“善行”体现“善心”;“善行”提供了健康的道德基础,“善心”成为健康的道德根基。
赞赏
长按治疗白癜风的药品北京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zz/13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