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作者 >> 王教授谈克己复礼5月21日深圳千人会议
学堂近期重要活动:
上河读经教育研习会泉州站(.05.27-29)
恒谦学堂年夏令营(第六期)招生简章
王教授讲座现场
王教授谈克己复礼
天下的道理只有一个。“直道而行”。
“禹稷颜回,异地而皆然。”
人生很好过,直道而行,对得起周遭的人和事。
能力小的,处小社会;
能力大的,处大社会。
颜渊问仁。子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有仁德者,他的天下,在他的仁德的笼罩之下。
每个人,都要有开发他的本性的深心大愿。
本性,从天地而来。
王潭龙老师主持
克己复礼。
礼,天理之节文。
先王制礼做乐,依的是天地之道,人生之道。对人与人,人与事,做一个统筹的安排,有一个恰当的程序。合情合理,和谐和乐,完成为人处世的格局。
克己复礼。
有两层意义。
一层:朱熹:克制身体的私欲,回归天理本性。孟子“从其小体为小人,从其大体为大人”。克小体,从大体。
另一层:王阳明的弟子,罗近溪:“克者,能也。”能够把自己的本性表现出来而回归了天理。
人间的种种教导,包括各种宗教的教导,大抵是劝人克除不恰当的意念,回归善,回归光明。
朱熹:存天理,去人欲。
荀子:人性本恶,通过外在的礼(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和法(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来改造人性的恶,从而表现出善的一面。
佛教唯识学:人生本无明,通过修行,转识成智,去无明。
基督教:去原罪。
这一切,都是由外在规范来指正自己的人生,都是“他律道德”。
人间,有没有自律的道德?
康德所谓的“自由意志”。
(康德认为,真正的自由是指人在实际生活中,不受外界任何外在于自身的因素约束并且摆脱肉体本能而按自身立法行事标准的自由意志;换句话说,就是其核心思想:“纯粹理性”。对于他而言,无论理性和感性都是不自由的,因为理性要遵守理性的规律如逻辑,而感性要遵守感官的认识形式。如果理性能够彻底摆脱外界包括经验与情感,那么这样的理性就是纯粹的,而纯粹的理性就是自由——不受任何外在东西决定的存在。如果一个人遵从这种自由意志,则他无论在怎样的必然性偶然性面前就仍然是完全自由的。所以,他完全可以不按其他任何外界的道德律令行事,因为他的内心里很清楚他本来“应当”怎么做;而且当且仅当他那样做了,他才是个真正自由的人。而这种一个人自己为自己定下的规律守则,就是自律。)
王阳明:人的本性就是天理。天理不能直接自觉,得靠良知的觉醒。
良知:天理在人的现实生命中涌现出来,如一轮红日从海底涌现。
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在一团漆黑中,你是一根一根地点蜡烛,让光明一点点地从黑暗中展现,还是让你的太阳径接升起来,一下子让光明弥漫大地?
让你的光明升起来吧,你的本性具在。
天理本在。
寻找你的天理。
你的天下
或许在眼前,或许在千里之外;
或许在当下,或许在千年之外。
这是主观的道理,也是客观的道理,也是天地间绝对的道理。
王教授、徐老师在会议现场
董可贤老师分享摘录
董可贤老师分享现场
当代新儒家发起人熊十力先生,“誓此身心,奉诸先圣”。
如果你来思考,我的身心,应奉诸哪里?
乔布斯晚年说过一句话,“我愿意用一生的财富换取和苏格拉底喝一个下午茶的机会”。请问,乔布斯的人生,真正找到了奉诸身心的地方了吗?
我常鼓励我们学堂的家长,要有远大的理想,开阔的心胸,要尽心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有地位的大人物。
前天香港举办的全球读经教育论坛上,有位老师说,现在我们可以稍微歇一歇了。因为,现在有了一个最有力量的人在推广传统文化了。这个人就是习主席。
试想,如果我们能把自己的读经孩子培养成国家的领导人,总理,或者很有影响力的人,那么还担心读经教育不能广为大众接受吗?
为人父母不一定要有财富或地位,但一定要有见识和胸怀,这两点,足以决定孩子的一生。
我有一个美好的创想,再过三十年,中国的领导人,都曾经是同班同学。
王教授说,用高明的教材不一定就能培养出大才,但不用高明的教材一定培养不出大才的。同样,有见识有胸怀的家长不一定能培养出社会的领头人,但没有见识与胸怀的家长,一定培养不出大人物。
看到陈宝生60岁被任命为教育部长,我萌发一个念头,想出国读博士,学成回国,进入教育部,从基层一步步做起,力争用20年的时间,晋升到教育部长。我把自己的想法启禀王教授。教授回复:“你把自己培养成教育部长,没有什么了不起;你如果能把全世界的教育部长培养出来,才了不起。”
在读经宣导过程中,大家有没有无力的时候?各位,我也是从对读经教育的批判、质疑,到一点点相信,到笃信,到最后为很多读经人鼓气。这中间的秘诀,这力量的源泉,就是先生的演讲与文集。有人说,听了我的演讲,就有力量,还说我是充电宝。可是充电宝也需要充电,这电源就是先生。
后来,我渐渐明白,做充电宝还不够,要做自己能发电的发动机,但是电动机也需要油,我就想做发动机还不够,我要成为太阳!
董可贤老师分享现场
《易经》: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董老师分享到这儿,正好王教授和徐老师这时正来到会场,主持人说,大人来了,全场起立,掌声如雷。)
孟子: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讲解,请参阅王教授文集)
曾国藩: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孟子: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
生命,真正把握与否,就在这“几希”的一点上。
你是否立志做圣贤?怎么去做?
有限的生命里有无限的存在。
现实的存在,有一颗超越的心灵。孟子所谓怵惕恻隐之心。
孔子云,下学而上达。下学的同时就是上达,因为有一颗超越的心灵。
以无条件的仁德之心发端去做,就是成圣成贤。
这一瞬,无条件去做,就是圣贤;有条件去做,就不是人。
孔子曰:我欲仁,斯仁至矣。
孟子曰:可欲之谓善。欲何?仁。有诸己之谓信。何谓诸己?自己证得!
你为什么让孩子读经?背诵30万,进文礼书院?东西贯通,成大人才?这一切都是有条件的。为什么让孩子读经?道如此,本该如此。
以无条件的超越的心灵来做现实的一切。
道如此。本来就应该如此。
每一个生命都应该圆满。怎么圆满?人性的完全开发与展现。如何开发?用中西方经典,把东西方的文化内涵在一个人的生命完全地开发出来。
王阳明:
四十余年睡梦中,而今醒眼始朦胧。不知日已过亭午,起向高楼撞晓钟。起向高楼撞晓钟,尚多昏睡正懵懵。纵令日暮醒犹得,不信人间耳尽聋。
千人会议现场
杨媚老师分享《愿将教育的理想展现天地间》
近百年来教育的世界潮流:脱离古典教育,实用主义横行。
实用主义教育让学生远离古典教育的核心,学生不 你在荷塘的月色里流连不归
我在学堂的窗棱间望月盈亏
如果你还记得那封信
里面是秋天叶落纷飞
青春不散
一页纸写不完
她一直留恋玉树清芬的味道
留着礼堂七点半的电影票
她喜欢躺在紫操细数着流星
吟唱夏夜梧桐树下音乐会
他说你所有让人心醉的风景
不及在二校门初见你
情人坡前
昨日再次重现
如果时光匆匆待追忆
至善路上有你的脚印
等待园中相遇
一起
你在荷塘的月色里流连不归
我在学堂的窗棱间望月盈亏
如果你还记得那封信
里面是秋天叶落纷飞
青春不散一页纸写不完
春紫荆秋银杏梦中景
溪山碧众秀钟
百年英贤聚
近春水风雅存
水木湛清华
行胜言须自强
诗篇写未竟
近春水风雅存
千章松柳情
清华情歌二部曲《坐在清华看星星》
有一颗星照亮天际,它闪烁在你我的心底
眼前的你是如此美丽,像星星放光明
有一颗星叫做默契,让陌生的你我变熟悉
也许有一天你我分两地,它依然照亮我们的回忆
我俩坐在清华看星星看它放光明
我看你的眼睛也如此亮丽
我俩坐在清华看星星心愿默默许
希望有一天我俩能再坐着看星星
伯毅老师就此(清华大学前后校歌对照)评论:
我看了这段歌词对比,也不得不说其实是触目惊心的,一个国家的举世瞩目的高等学府的校歌,流行在学生之间的传唱,可见是已经被社会和该校学生普遍认可的,就像当年诗经里对各国的采风,一叶知秋矣!并非我们有道德洁癖或觉得大学生一定不该谈恋爱,或风花雪月,而是当今的学子们,真正的志气和理想,思想格局明显比起那些曾经也是这些大学名校的前辈们,差的不是一两个台阶了,为什么我们的国家民族的大人才的生发之处的名牌大学,读书人年轻学子只是陷落在自我的人生小阶段情执的窠臼,现在变成了这样的一种格调,而全社会还觉得这很正常,还有很多人心向往之。高等学府的校歌堕落成情歌的小调调,普通学生估计还反以为荣,觉得多么青春多么美好的回忆啊!那么青春之后呢,情感之现象沉浮之后呢?取法乎上仅得乎中,现在连举国钦羡的最高学府的学子们也都只是这样一种情调,真是令人唏嘘!所以读经推广与实践深化真是刻不容缓的事情,我们这个民族已经离我们的优秀文化传统,离护佑我们的列祖列宗的大智慧距离太远了太远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我们先把论语读诵一百遍吧,让我们把真正读书人的志气和灵魂先召唤回来!(赵伯毅)
伯毅老师在会议现场
赵延风老师分享《世界潮流,中国教育》
内容略......
基础教育必修篇:
①《一场演讲百年震撼》
六小篇
②《读经教育的全程规划》
六小篇
③《读经教育的基本原理》
六小篇
④《新儒家的志业(东林寺版)》
六小篇
⑤《文礼书院规划方案(简案
/5)》
六小篇
⑥-1《读经教育百问千答》
六小篇
⑥-2《读经教育百问千答》
六小篇
点击“阅读原文”,填写恒谦学堂年夏令营(第6期)报名表!
赞赏
长按白癜风的治疗偏方白癜风哪治得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zz/13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