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老师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8/4/5 1:28:32   点击数:

教书之人,过去一般称“先生”,所谓教书先生是也。称“老师”,历史虽不长,但现在却最为流行。我小时候,老辈凡提起教过他们书的,还习惯称某某“先生”。先生,是个好名词,中国是名教的世界,因此看风水的也叫先生,算命的也叫先生。这与老师一样,教书的固然得叫老师,演戏的、理发的也都得叫老师了。古人说“师严而后道尊”,反之,想要道尊,老师的这个称谓也须严格一点才是,阿猫阿狗都可叫“老师”,道如何能尊呢?

老师,《左传》里就出现过,晋国的阳处父说:“老师、费财,亦无益也。”不过这里的“老师”,是指军队停留某地时间太久之意,老者,久也;师者,军队也。与我们现在所说的“老师”完全不同。

《史记-孟荀列传》里说:“齐襄王时,荀卿最为老师。”这个“老师”,与我们现在的“老师”有点接近,所不同者,“最为老师”的“老”,表示年纪老大之义。荀卿最为老师,用现代的话说,即荀子是当时年纪最大的老师,因此,古书中常常有“老师宿儒”的说法,老、宿互文,意思也相似,都表示年纪大、资格老。而现在人说的“老师”,乃是教师之别称,与年龄无关,即使一个小年青,只要是教师,也便就是老师,这个“老”,与老虎、老鼠的“老”一样,跟年纪大小无关。

唐宋以来,“老师”这个称呼以佛教文献为最常见,当时人称高僧大德为“老师”,这在《祖堂集》、《五灯会元》之类的书里是常见的词。老师,在佛教文献里也简称“师”,《祖堂集》、《五灯会元》里的“师曰”、“师云”,犹如《论语》里的“子曰”。当然,“师”这个称呼是三百六十行都可以共用的。高僧大德,称“老师”,亦称“大师”,本是佛家常用的,意思也差不多,其实就类似于法师、老和尚之意。具体来说,唐宋时候,叫“王老师”的,大抵就是“王大和尚”、“王法师”的意思。

明清时候,“老师”一词,主要是科举考试中登科者对座主的称呼,不过这样的称谓也起得较晚。开始时,还以称“座师”、“老先生”为主。举例来说,比如范厂长去考举人,主考老师是李芥侌,范厂长中举后,见了李芥侌就得称“李老先生”。严嵩当国的时候,他的门生称他为“老翁”,关系亲近的,称他“夫子”。此后,称座主为“老师”才开始流行起来。座主与门生,虽称“师生”,其实并没有教育和被教育的关系,只是选拔和被选拔的关系,与现在严格意义上的老师、学生还是不同的。

晚明以后,“老师”这个称呼更加广泛起来,其中有一种,即翰林院的庶吉士称教习师为“老师”,庶吉士与教习师之间,确实是有教育和被教育之实的,这最与现在的“老师”之意相近,可以说是现在“老师”的先声。

明末时候,地方候考的官员为了顺利过关,称阁老、吏部尚书之类的高官为“老师”。明末学者李清说:“士气卑坏至此,亦亡国之兆。”明朝不久果真亡了,可见“老师”这个称谓是乱叫不得的,乱叫老师,虽比不得认贼作父那么严重,然而名不正则言不顺,老师总究是个尊称,如何可以乱叫的呢?当然,为人师的,也须无愧于这个尊称才是,拿着教鞭误人子弟,一师功成万骨枯,毕竟是罪过的!

打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治疗哪里好
哪家医院治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zz/1520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