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作者 >> 身为华夏子孙,怎么能不知道孔子之后,儒
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并且是众所周知的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影响了后世两千多年。被世人尊称“孔圣”,简称孔子。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而我们身为华夏子孙,怎能不知道“儒分为八”呢?
孔子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精通六艺的闲人七十有二,所以,孔子弟子的学术又称七十子之学。孔子去世后,七十子发展的如何?儒家学说的流传到底怎样?对于这个问题,韩非子的“儒分为八”最为典型的有名。
韩非子,据历史记载,《韩非子·显学》中有记录,当今世上的显学,就数儒墨两家。儒家始祖为孔子,墨家始祖为墨翟。
法家韩非子在孔子之后,儒家分为八派,出现了子张之儒、子思之儒、颜氏之儒、孟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孙氏之儒以及乐正氏之儒。在韩非子中总结为:“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
孔子讲学韩非所言八儒的具体所指,在历史往来中总是有比较大的争议。儒分为八只是韩非子个人的学术观念,或者说是他的主观感受。所以韩非子既在儒家八派中剔除子夏,使后人费解,又将孔子及门弟子与再传、三传弟子并列,使学者不知所解。事实上,儒家分为八派并没有准确的划线界限,韩非子只不过就是叙述了一下当孔子死后的战国初期稍后直到韩非子时的一般情景。
在儒家八派中,其中的子张之儒、子思之儒、孟氏之儒的争议最少。
子张在那指的是《论语》中多次提到的子张,姓颛孙,名师,字子张,子张,本名颛孙师,字子张。一说陈人,一说鲁人。比较可信的表述应该是,子张出身于鲁国底层社会(鄙家),在少年时代因为不知何故而受到到“刑戮”,所以当时的他为刑余之人。后来又因为师从孔子,改邪归正,终成为儒林名士;子思之儒,韩非子并没有详细说明。在春秋战国之际,总有两个子思,一个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另一个是孔子的学生原宪。二人都与孔夫子有关,那么所指的子思很可能就是他们俩。但是近代学者认为子思所指的就是孔子之孙―孔伋;其孟氏指的就是孟轲。关于颜氏之儒,则多指颜回的那一派,然而那时颜回已死,颜氏一派的领袖或另有其人。
颜回与孔子接下来就是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孙氏之儒、以及乐正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中的姓漆雕者有很多人,在这里就不多说;仲良氏之儒所指大概分为两说,郭沫若承自梁启超之说,认为是楚国儒者陈良,而陈奇猷认为是鲁人仲梁子;孙氏之儒,一般认为是孙卿荀子,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是公孙尼子;乐正氏之儒,也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是《孟子》中的乐正子,即乐正克,而另一种则认为是曾子门人乐正子春。
子夏“儒分为八”的观点名气虽然较大,但是历来隐藏在它们身上的质疑很多。有人质疑这儒家八派时代不一致,其中有孔子的弟子,有再传弟子,也有孟子、乐正克这样的三传、四传弟子;有人认为孟子授业于子思,乐正克授业于孟子,所以子思,孟氏,乐正氏应当为一派;也有人质疑说是子夏居西河为候师,子游,澹台灭明传道于南方,三人影响甚大,他们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并且曾子一门传授的中庸之道至关重要,这些在孔子后门学中都应该有一席之地。
孟子与孔子其实,韩非子所说的“儒分为八”并不是孔门弟子的初始状态,又或者是最终形态。这只是他在那个时代的见闻而已。可惜韩非子之后,秦始皇焚书坑儒,孔门后学的传承以及诸子百家的传承都被彻底打乱。到司马迁著作《仲尼弟子列传》事,已经很难分辨出当时七十子之学的各门各派中的传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