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书评可徐徐为之程千帆先生如何写书评徐

发布时间:2017/9/15 14:49:39   点击数:

我感到,现在学术界也不无官僚作风,一些书评变成了不痛不痒油头滑脑的应酬文字。这不但是可悲的,甚至是可耻的。

——程千帆

▲程千帆先生发表在《青年界》第7卷第2期(年2月)上的《世纪的脸》书评

千帆先生于年致武汉大学中文系陆耀东先生(-)的函中说:“我写的新诗评论也不多,除评于赓虞《世纪的脸》外,还有两篇评戴望舒的。”原来那时候陆先生正忙于编沈、程两人的新诗合集。

“名不正则言不顺”,就一个成熟的读者而言,启动任何文本的阅读,往往都是从题名开始的,由文本题名这个信息点,大致可以把握文本的基本体式乃至若干本质性的作文规律。书评作者如能认识到这一点,也就等于开启了一个理想的评论视角。

于赓虞(-)是河南四平人,早年曾与赵景深先生等组织“绿波社”,是“新月派”诗人之一,历任河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和开封师范学院教授。除本文提及的《世纪的脸》外,还著有诗集《晨曦之前》等,翻译有《但丁神曲》和《雪莱诗集》等。

千帆先生的《世纪的脸》一评,是年8月22日于南京写成的。他在起首就议论道:

“轮着指头一个一个数‘五四’以来的诗歌制作者,我们每每容易忘掉一些人。‘沉默’,在某一些人看起来,是‘消沉’的意思,很少有人把它解释成为一种转变之前的必要准备。于赓虞先生今年出版了《世纪的脸》,并附有《序语》一篇,带回了我们对于这位作者的记忆。”

他随后指出:

这位作者的风格与情调,在国内,我们很难找出一个同他比拟的人,在国外,我们自然会想起波特莱尔的《恶之花》与其他恶魔派中人的诗集。虽然,作者似乎不很愿意担承“恶魔派”这个名词……我们只要看一看作者创作集的题名,也可以想象到他作品的内容了:《恶魔的舞蹈》《骷髅上的蔷薇》《落花梦》《孤灵》,在这些集子中,强烈的理想追求,是一贯的,强烈的幻灭悲哀,是一贯的,强烈的伤感情调,是一贯的。

为了说明诗人一贯的“伤感情调”,评论者别具只眼,通过集中排列其作品集自己的题名来示意诗人的美学趣味。虽然作者并不接受赵景深所谓的“潮湿”、沈从文所说的“阴暗”,乃至波特莱尔的《恶之花》可代表的“恶魔派”诗风之类的评语,但是他自己的某种追求和偏爱也就展现于读者面前了。

作为一篇以印象批评为特征的书评,评论者注意到了诗人的个性、生活、思想状态与创作之间的联系,尤其







































贵州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北京有那家医院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jg/1346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