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半小时漫画中国哲学史陈磊mi

发布时间:2021/7/31 12:24:02   点击数:
能治好白癜风的医院在哪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一、中国哲学的起源

哲学其实是一首经典老歌,回荡在每一条大街小巷,每个人都会唱!

哲学一词源于希腊语philosophia,它是由爱(philo)和智慧(sophia)组成的,意思是“爱智慧”。

这就是原始人认为的万物有灵或万物皆神。

于是大家就把这种动植物当作祖先或保护神,这就是传说中的图腾。

渐渐地,大家就把图腾崇拜转移到了祖先身上,变成了祖先崇拜。

发展到这里,人类从一开始万物有灵的图腾崇拜,变成了祖先崇拜,而在这个过程中,人不仅跟神扯上了关系,还被神化了。

所以说,当时人类的思想主要还是宗教意识,并没有形成严格意义上的哲学观。

这种“按照老天的意思,替老天办事儿”的说法,就是传说中的——

天命。

这个时候,因为一部分人要乖乖听另一部分人的话,而且绝大多数的生产资料(主要是土地),也被统治者所占有。因此,人类又迈入了奴隶社会。

于是,周公旦提出了一个口号:

敬德保民,以德配天。

二、百家争鸣,源于一场扫盲

如果中国思想史是一条长江,那它的源头,就是诸子百家。

如果我们飞上历史的高空,会发现:大约在同一时期,古印度和古希腊片区,也迸发出了智慧的光芒——古印度出现释迦牟尼,古希腊出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大咖。

三、儒家哲学的创始人——孔子(上)

1.国家

治理国家,要靠礼治和德治。

礼治的礼就是周朝那套等级制度,大家管好自己的事,别越位就行。

德治其实就是要求管理层以德服人,比如对下属要宽容。

不管何种场面,你都要微笑面对。

四、儒家哲学的创始人——孔子(下)

不过要想做到中庸,孔子说了,你得会控制。得会控制你的本质和文采。

如果一个人光有人的本质,却没多少文化,则会显得很傻很天真。

五、中国古典哲学的核心——阴阳五行

自然界的万物,都是由这五种元素组成的。

六、《道德经》和老子的道家哲学

第一句话:“道”是老子版的上帝

老子发现,原来万事万物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规律,不可以随便改变。

所谓的道,其实就是万物的本源,也就是生成万物的规律。

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了解了它,按规律办事,能让你少踩雷,少受伤。

第二句话:老子的“辩证法”

物极必反。

第三句话: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可不是让统治者躺平啥都不干,而是不瞎搞,要顺着规律去做。

为了创建和谐社会,老子提出三项措施。

第一项:反对义务教育

首先,老子认为,知识这种东西就是欲望的激素,所以就不要搞什么义务教育了,让百姓做幸福的傻白甜多好!

第二项:反对尚贤

墨子提出尚贤,也就是说,谁有能力谁当官。

老子表示抗议,他觉得统治者要是重用人才,大家都去争着当官了,谁还去种地?大家一起种地不好吗?

第三项:反对生产奢侈品

第三,老子还反对搞奢侈品,什么小羊皮、小狼皮、小鳄鱼皮……统统都是祸害人的玩意儿!

这三点,就是老子从无为出发,发展出的一些治国主张。

七、两千多年前的嘻哈侠——墨子

兼爱、非攻、非乐、节葬、节用、非命、天志、明鬼、尚贤、尚同——这就是墨家的十论。

八、孔子的铁杆粉丝——孟子

九、孟子的反义词——荀子

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是孟子的孙子辈。

可是要怎么努力呢?

比如多读书,不仅能开发想象力、开阔眼界,还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除了多读书,还要“吾日三省吾身”

只有不断学习文化知识、提高思想觉悟,才会变成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好人。

这个不断修行的过程,就是荀子所说的——

积。

荀子之所以提倡礼制,就是为了遏制人的欲望。梦想可以有,但在自己的圈子里追梦,才安全。

总结一下,针对“如何救世”这个论题,荀子给出的方案就是——

身心不断修着,

欲望使劲圈着,

大刀一直备着。

十、儒家的天命观

荀子提倡,人应该相信自己的力量,发挥聪明才智,利用规律,主动去改造天,改造自然。

混子曰:“思想决定气质!”

一、毒舌庄子的快乐生活

庄子没怎么上过班,据说当过一次小官,还是为了逃兵役。庄子是个爱自由的男人,他将荣华富贵视若浮云。

庄子不只是把别人的生死看淡,对自己的生死,看得也很淡。

庄子说,有大智慧的人才不会追求这些身外之物,死是很自然的事。

所以咱们删繁就简,重点讲内篇。这一部分庄子拢共讲了三件事:

1.要自由啊,朋友

追求自由这件事,它本身就很不自由,对不对?

要想做到自由,也不是不行,记住这三个字:无所谓。

在庄子的宇宙里,就有这种人,你夸他,他无所谓,你骂他,他也无所谓。

这种人就按自然规律活着,吃啥都行,不挑三拣四,不抽烟不喝酒,睡觉不做梦,起床不困难,不悲不喜,忘掉了自己……这种真的对啥都无所谓的人,庄子叫他们:

真人

2.万物都是相同的,分什么美丑好坏?

其实风能有啥情绪,它就是一坨空气,刮过树和洞穴才有了声音,喜怒哀乐都是人为添加的标准。

万物都没区别的。钱是纸做的,人是肉做的,没有对错、美丑、善恶、大小,这些区别都是主观看法。

3.有用就是没用,没用就是有用

所以有用和没用都是相对的,有用不一定都是好处,没用不一定都是坏处。这就是庄子的辩证法。

有待、无待,有己、无己,齐生死、齐是非、齐物我。

有所依靠才能生活,其实这样自己就带了束缚,这叫有待;

啥都不要依靠,顺应自然活着才自由,这叫无待;

在意美丑、对错,对自己要求过高,活得累,这叫有己;

其实万物都没区别,有啥可追求的,忘掉自己,这叫无己;

齐生死,生和死都一样,都是自然规律,别太纠结。

齐是非,你觉得对的,猴子觉得不对,立场不同,所以没有对和错的区别。

齐物我,你和苍蝇、神雕没啥本质区别,都是物质,所以万物皆平等。

庄子的学说博大精深,属于道家学说。庄子发扬了老子的学说,更主张自由逍遥地活。

二、开公司的正确姿势,法家男人告诉你!

法家认为,要想开一家最牛的公司,不能只是埋头苦干,还要有正确的思想文化!

一、要有正确的发展理念

总之历史在前进,国家也要前进,要想不被时代抛弃,就不能总玩老套路,得用新思维、新方法,所以就需要变法。

二、要有有效的规章制度

相当于公司规章制度!

这份规章制度中,下面三点不能少:

1.要有有效的薪酬制度

2.要有合理的激励制度

3.合理的文化制度

法家认为,人性是恶的,光靠说教没用,得用严酷的刑罚来约束人们。

公司光靠规章制度不行,还是得靠人。

三、老板要会管理

四、老板要大权在握

要想老板说话有人听,就得有权威、有权力,也就是法家所说的势。

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搞封杀吗?

无为不是不干,而是少干扰,核心是少收税、少管老百姓,让他们自由发展。

这套学说来自老子,所以说汉朝初期推行的是黄老治术。

上班的最高境界就是:摸着鱼还能把钱给赚了!

四、魏晋玄学:清谈就是扯淡吗?

五、北宋五子的理学:新款儒学上市

所以说你觉得它苦,那是你的主观视角,咱们看世界要客观,站在别人的角度看,

这就是邵雍的观物。

天和地就像左边这磨盘,万物就在中间被碾压。

于是周敦颐的太极、邵雍的观物、张载的气本论,到了程颢这里,统统都是天理,全场都是天理。

把一个东西往死里研究,让它露出最本质的原理,就获得知识了。

每天格一物,天天有进步,离天理也就更近一步。

格到了知识,就要做圣人,这才是最重要的。

六、朱熹原来是“招黑体质”!

1.天理论

朱熹认为这些都是天理定的,天理就是万事万物的总规律。

所以这个世界能存在和运转,靠的就是天理。

三纲五常也是天理。

三纲就是:臣民要听老板的话,儿女要听爸爸的话,老婆要听丈夫的话。

五常就是指仁、义、礼、智、信。

朱熹这样一说,三纲五常就成了日常行为铁则。

2.人性论

3.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的意思我们之前讲了,就是面对一个事物,要盘它,要搞清楚它的原理。

所以面对一样事物,我们不仅要思考事物背后的知识,最后还要落实到做人做事的道理上。

所以说要不断格。今天搞明白一件事,明天搞清楚一件事,久而久之,就能修炼成圣人。

朱熹之所以提出理学,其实就是想通过儒家思想,来稳定国家秩序。只有内部稳定、思想统一,国家实力才能增强。

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

吃饱,这叫天理;吃山珍海味、铺张浪费,这叫人欲。

看到没,朱熹其实是个环保人士!

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

夫妻,这叫天理;左拥右抱娶一大堆老婆,这叫人欲。

七、优秀“抬杠运动员”王阳明

世界上最深沉的爱,莫过于活成对方期待的样子。

怎样才能成为圣人呢?朱熹说过:格物致知。

简单来说,就是面对一件事物,要格它,不仅要格出事物背后的道理,更应该格出做人做事的道理。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就是王阳明心学的主要思想。

王阳明心学强调追求心灵的自由良善,打破程朱理学的束缚。

八、总结篇:中国哲学史的演变就像企业文化的迭代

这是夏商周时期,流行天命观和以德保民,上听老天,下顺民心。

然后“啪唧”碎了一地,这是春秋战国,各种思想冒头,史称百家争鸣。

大秦迎来短暂的大一统,法家思想成为主角。

从大汉到大清,道家和儒家轮番上阵,还有佛教,这里就不提了。

哲学呢,就像企业文化!

一、产品思维:天命观

天子的命令就是老天的命令,不服不行,这种企业文化就是“天命观”。

那为啥夏、商、周还会更替呢?老天看心情换儿子玩?因为有的天子缺德,比如商纣王暴政。天子要顺应民心,让老百姓舒坦,这叫“以德保民”。这样才配拥有天命,朝代才能长久发展,据说周朝用的就是这套。

二、公司制度:百家争鸣

富不过三代,公司很快进入混乱阶段。

公司这么乱,是企业文化出了问题,思想已经跑偏。比如大区经理诸侯,不听老板周天子的话,大家打来打去,不讲礼法,搞得民不聊生。

于是冒出来很多运营专家出谋划策,史称“百家争鸣”,其中有四大专家很有名:

他们四家代表了公司里常见的四大派:

和事佬派儒家,核心是仁爱。孔子说,公司要想好,要尊重领导;领导也要顺应民意,不要暴政。

摸鱼派道家,核心是道,管理上提倡无为而治。老子说,领导管理要放松,别过分干预,员工自己会做好。

无私派墨家,核心是兼爱非攻。墨子说,不要老打架,多支持科技创新,要扁平化管理,领导员工都要互相关爱。

鸡血派法家,核心是以法治国。法家说,要用制度管理公司,想打胜仗要有奖励制度,想内部稳定要用法律约束,条条框框要定好。

这四位专家竞争上岗,都在想办法让老板听自己的。最后是法家上了位,代表人李斯当了秦国职业经理人,帮着秦始皇收购兼并六国,把大秦干成了垄断企业。

三、轮番上阵:儒释道

大秦集团没坚持多久,就被自家富二代败光了,很快又被草根公务员出身的刘邦取代。刘邦建立了大汉集团,保留了法家的这一套管理制度,比如郡县制、法治啥的。

之后两千多年,以法家为底子,儒、释、道三家踩着法家轮番上阵,占据公司的主流文化。

看明白了吧,大秦以后的朝代,玩的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玩剩下的。

接下来,咱们就按顺序,从汉到明清捋一遍。

首先是大汉集团,矮穷矬逆袭成高富帅的模范企业,完成了一次从道家到儒家的转变:

然后大汉“啪唧”一声,又碎了,碎成一地分公司,就是你熟悉的三国两晋南北朝。

这段时间大家谈政治就变色,于是开始玩清谈。清谈类似公司例会,讨论出的产品就是:

聊的主题是:世界是咋来的?有没有造物主?有人说有,有人说无,然后大家就撕起来了。

玄学包罗万象,主要成分是道家。从魏晋到隋唐,道家都比较牛,同时还有佛教佛学;儒家混得不太好……

一直到了宋朝集团,大家觉得还是儒家的管理方式好,比如尊重领导、孝顺父母等,对社会和谐有好处。

于是儒家又复兴了,升级成了新儒学:理学。

理学的核心就是天理,你可以理解成自然规律,啥都有规律。

其实天理研究的也是世界咋回事。这就要找到规律,要去格物致知。

就是程朱理学,其中左边这三位大V贡献最大。

讲完理学,基本到头了。从宋到明清,主流企业文化都是理学。

不过在中间明朝,插播了一条:

阳明心学

简单地讲,王阳明觉得人都有良知,都善良,遇到啥事,良心怎么想的,人就怎么做。

比如看到一个人摔倒了,你扶还是不扶?

根据王阳明的说法,遇到别人有困难,良知的第一反应是帮别人,所以听良知的快行动!扶他!

这大概就是“知行合一”。

据说理学和心学都算儒学的分支。

好了,咱们中国哲学史就简单总结到这里,中华文明这家公司,一路经历了很多分分合合,从百家争鸣的孔子、老子、墨子,到程朱理学、阳明心学,这一大票哲学家,你看他们想得多好!

九、番外篇:兵家的男子汉就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年7月4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jg/16515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