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价格 >> 荀子日课丨建立自己的底层思维价值
每天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天我们开始《荀子日课》第讲《君道篇》的学习。欢迎留言交流。
请问兼能之奈何?曰:审之礼也。古者先王审礼以方皇周浃于天下,动无不当也。故君子恭而不难,敬而不巩,贫穷而不约,富贵而不骄,并遇变、应而不穷,审之礼也。
故君子之于礼,敬而安之;其于事也,径而不失;其于人也,寡怨宽裕而无阿;其所为身也,谨修饰而不危;其应变故也,齐给便捷而不惑;其于天地万物也,不务说其所以然而致善用其材;其于百官之事、技艺之人也,不与之争能而致善用其功;其待上也,忠顺而不懈;其使下也,均遍而不偏;其交游也,缘类而有义;其居乡里也,容而不乱。是故穷则必有名,达则必有功;仁厚兼覆天下而不闵,明达用天地、理万变而不疑;血气和平,志意广大,行义塞于天地之间,仁知之极也。夫是之谓圣人,审之礼也。(《荀子·君道篇第十二》04)
请问兼能之奈何?曰:审之礼也。古者先王审礼以方皇周浃于天下,动无不当也。故君子恭而不难,敬而不巩,贫穷而不约,富贵而不骄,并遇变、应而不穷,审之礼也。
请问怎样才能全面做到?回答说:要透彻了解礼义。古代圣王弄明白了礼义,并普遍施行于天下,行动没有不恰当的。所以君子谦恭但不胆怯,肃敬但不恐惧,贫穷却不卑屈,富贵却不骄纵,同时遇到各种变化也能应付自如,这都是因为透彻了解礼义的缘故。
故君子之于礼,敬而安之;其于事也,径而不失;其于人也,寡怨宽裕而无阿;其所为身也,谨修饰而不危;其应变故也,齐给便捷而不惑;其于天地万物也,不务说其所以然而致善用其材;其于百官之事、技艺之人也,不与之争能而致善用其功;其待上也,忠顺而不懈;其使下也,均遍而不偏;其交游也,缘类而有义;其居乡里也,容而不乱。
所以君子对于礼义,敬重并自觉地遵守;
他对于事务,做起来直接而不出差错;
他待人,很少埋怨、宽容但不奉承;
他对自己,谨慎地加强修养而不违背礼义;
他应付突然出现的意外,迅速敏捷而不糊涂;
他对于天地万物,不致力于知晓其原由而能做到最合理地利用其材;
他对于官吏和有技术的人材,不和他们竞争技能高下而能做到很好地利用他们的成果;
他侍奉君主,忠诚顺从而不懈怠;
他使唤下边的人,公平而不偏私;
他与人交往,寻求志同道合的人并且依循礼义;
他住在家乡,待人宽容而不过分。
是故穷则必有名,达则必有功;仁厚兼覆天下而不闵,明达用天地、理万变而不疑;血气和平,志意广大,行义塞于天地之间,仁知之极也。夫是之谓圣人,审之礼也。
所以君子处境穷困时一定要享有名望,显达时一定要建立功勋;他的仁爱宽厚之德普照天下而没有止境,他的智慧能够整治天地万物、处理各种事变而不疑惑;他心平气和,思想开阔,德行道义充满天地之间,仁德智慧达到极点。这种人就叫做圣人,这是因为他弄明白了礼义的缘故啊。
当你的一切行为都有根据,有自己的底层思维、价值体系,做起事来,就自信满满,底气十足。
我们已经逐字逐句学习完《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道德经》,家训《聪训斋语》《澄怀园语》《曾国藩教子书》。《荀子日课》《家塾教学法》正式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