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教在家庭中如何体现?
儒教在家实际上儒教在民间是位置的,具体,就是天地君亲师之位!天:老天爷,上天;地:土地爷;君:皇帝,国家;亲:父母,祖宗;师:老师,圣人。合称五圣.是我国民间供奉的神,因为以前没有照片,简化下来就供奉牌位,用红纸书写,贴在木制的牌位上,摆在神龛里,供家人祭拜:天地君亲师之神位,要长年祭祀。一、中间书写:天不连二,地不离土,君不开口,亲不闭目,师不齐肩,位要端固。天天字要分两笔写,第一笔写一个正楷的一,第二笔写一个大.地地不分离,地字需要一笔写完.君皇帝金口玉言,所以君口不开,口一定要封严.(民国后,变成了“国”字)親亲不闭目,所以目千万不能封严.師师是老师、孔圣人,所以师不并肩,币字要写下点.然后就是用正楷字写‘之位’二字.二、两边从左到右是*氏先祖,赵公元帅,正对纸的右边,从左到右是灶王府君,观音大士。*氏先祖也有做*氏门中的,观音大士也有做观音菩萨的。在“天地君亲师”牌位的两侧,都有一副对联,大多是:金炉不断千年火,玉盏常明万岁(载)灯,横披是光前裕后,“祀祖礼神祈福禄,维纲绍纪统经纶”,“天高地厚君(国)恩重,祖德宗功师范长”,。三、溯源《国语》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所著,其中记载:“民性于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长,非教不知生之族也,故壹事之”。《荀子·礼论》中记载:“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则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四、辨析君:是天子。日月同明,四时合信,父天母地,兄日姊月”(《春秋纬·感精符》)。天子就是能以天为父,以地为母,以日为兄,以月为姊的,因而是与日月同光的,其必然结果就是“与四时合信”从传说中的伏羲女娲开始,炎帝、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伏羲女娲制定人伦夫妻大纲,成为人伦之祖;炎帝尝百草,一天能遇上五十种毒,神而化之,从而发明了中草药,直到今天人们都在使用;黄帝所著的真宗修身养性之道,发明的医理和针灸流传世界使用至今;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正是人们学习的榜样;周文王发明的农历,二十四节气,一直沿用至今,对中国这样的农业大国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周公之礼,国与国交,大礼三百,人与人交,威仪三千,成为社会稳步发展的保障”,师:指老师,传道解惑的老师;“师”更多的指历代明君,如伏羲、炎帝、黄帝、尧、舜、禹、汤、周公、孔子。尤其是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是为老师始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