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价格 >> 向友人借来的线装经典
向友人借来的线装经典
阅读心得
翻开几年前向友人借来的线装经典,书上已落了灰,牛皮纸制的封皮上赫然醒目地印着“荀子”两个大字。
这东西使我有一种温暖的感怀,想到与那位友人间真挚的友谊,但不免想到,至今尚未还书的遗憾,又恐友人可曾怪罪。
我想从经典里找些东西,但又怕自己急匆匆的慌乱,触动了那不可亵渎的“含羞”,使它藏匿,包裹起来,不肯见我。
高中时我学过一篇课文,名曰:《劝学》。这正是荀子的第一篇。我情不自禁在脑海里默读起来,似与平行时空的的另一个我做着同样的事。重读《劝学》,除再次被荀子鲜明的论题,严谨的结构,透彻的说理以及丰富的语言,独特的风格所折服之外,我还读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嗟尔君子,无恒安息
“嗟尔君子,无恒安息。”这是荀子引用《诗·小雅·小明》中的句子。初读此句,便读到迎面而来的浓浓的劝勉之意,“你这个君子啊,不要总是贪图安逸!”
此中“劝学”,以我观之,当不拘于书本知识之园囿,而应向更高处寻。“靖共尔位,好是正直”,正说明了劝勉的方向:安心其职,正直修身。
当你是学生时,就要专注于学业,当你成为一名教师,就要以身作则,注重为人师表,同时积极投身于教育事业,这是浅显的道理。
对一个人来说,可能最重要的并不是有多丰厚的物质生活,而是轻松豁达的好心态,坦坦荡荡的胸怀,干一行爱一行的高远的思想境界。这都可以通过后天的勤奋修行得到,这才是人生幸福的源泉。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既为劝学,学的方向和途径给出了,那“学”的最终目标和目的地自然也要给出。
”神”,就是指微妙的事理、高深的修养。“化道”,是指受知识的熏陶而使气质变化,这才是学问的最高境界。简单来说,懂道理就是最大的精神修养,而无灾祸即是最大的幸福。
愿意蓄力成为自己的小伙伴们,记得点个「在看」告诉阿侃,我们一起加油啊~
-END-
侃易君你的赞力就是我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