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评价 >> 溆浦地城区两所新学校名字敲定北有圣达学
城北:“溆浦县圣达学校”
城南:“溆浦县鹿鸣学校”
“圣达学校”命名缘由
城北有巍峨的圣人山,相传大禹治水到达那里,山顶还发现“禹王碑”。圣人到达之地,是学校传承文明、兴旺发达之地。城北还有香火传承的圣庙山,古有文武圣庙,文庙是敬奉孔子的,孔子是“至圣先师”,中国教育始祖。以圣人之德教化学生,立德树人,正是当今教育的宗旨。
圣,本意为耳聪目敏,通达事理,才智胜人。《荀子·劝学》中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学习的最高境界是达成一颗圣心。而“达”的意义更为丰富,通达、豁达、达成、闻达等,“达”,意即通过教育,达成人生的幸福理想和民族的复兴梦想。《礼记·中庸》中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强调了“达”既是智育的核心指向,又是德育的终极目标。
将城北学校命名为“圣达学校”,时刻激励全体师生尚德励志,以圣心圣智,努力达成人生愿景和民族大业。
“鹿鸣学校”命名缘由
城南水东境内,溆水河边,有一座最灵秀的山,名曰鹿鸣山。相传屈原初到溆浦,长途颠簸,又染上瘟疫,身体极为虚弱。附近山岭中有一群金鹿,其中母鹿衔千年灵芝、子鹿嘴含兰草,献给屈原。屈原很快康复。从此,那一群鹿经常伴随屈原,听屈原抚琴、高歌。屈原离开溆浦时,群鹿呦呦齐鸣,那座山因而叫鹿鸣山。山下古有一书院,叫“塶梁书院”,是我国现代著名出版家、教育家舒新城童年求学的书院,文化脉流古今不绝。
“鹿”又象征政权,如“逐鹿中原”。“鹿”与“禄”谐音,指财富和福寿。鹿是风水中代表健康长寿的灵物。鹿童还是老寿星南极仙翁坛下的高徒。“鹿鹤衔芝”吉祥物,寓意“延年益寿,健康吉祥,永葆青春”。《诗经》中“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句子,更是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和谐、欢乐、生机勃勃的画面。“鹿鸣学校”,学生像鹿童一样欢蹦乱跳,青春阳光,书声琅琅,美妙无穷。学校教育,一定要对学生终身的发展和幸福负责,“鹿鸣校园”,是最好的象征!
“鸣”字,别有深意。《史记·滑稽列传》中有句名言叫“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大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也突显“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成就感,正好激励全体学生发愤苦读,以今日学习的每一点积累,以赢得人生的美好未来。“鹿鸣”两个字,组合起来,既愉悦吉祥、发展持久,又暗示了学校教育必然“一鸣惊人”、学生发展也必然“一鸣惊人”的辉煌明天。
北有“圣达学校”,南有“鹿鸣学校”,圣庙山和鹿鸣山遥相呼应,圣人庄严和鹿童活泼遥相呼应,二者紧紧依靠本土山水文化,将现代教育宗旨和理念蕴含其中,词意不落俗套,音韵朗朗上口,既有文化底蕴,也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溆浦经典》共设六个栏目:溆浦人、溆浦事、溆浦地、溆浦话、溆浦味、溆浦讯。欢迎广大乡亲们积极参与,一起把《溆浦经典》这个平台办得更好!欢迎大家加入溆浦经典微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