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戴震丨孟子字义疏证为荀卿子一辨

发布时间:2021/6/9 17:09:02   点击数:
哪里治疗白癜风最出名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戴震《孟子字义疏证》中云:

问:孟子言性善,门弟子如公都子已列三说,茫然不知性善之是而三说之非。荀子在孟子后,直以为性恶,而伸其崇礼义之说。荀子既知崇礼义,与老子言“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及告子“外义”,所见悬殊;又闻孟子性善之辨,于孟子言“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亦必闻之矣,而犹与之异,何也?

曰:荀子非不知人之可以为圣人也,其言性恶也,曰:“涂之人可以为禹。”“涂之人者,皆内可以知父子之义,外可以知君臣之正。”“其可以知之质,可以能之具,在涂之人,其可以为禹明矣。“使涂之人伏术为学,专心一志,思索孰察,加日县久,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故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也)[矣]。”“圣可积而致,然而皆不可积,何也?”“可以而不可使也。”“涂之人可以为禹则然,涂之人能为禹,未必然也;虽不能(为)禹,无害可以为禹。”此于性善之说不惟不相悖,而且若相发明。终断之曰:“足可以遍行天下,然而未尝有能遍行天下者也。”“能不能之与可不可,其不(可)同远矣。”盖荀子之见,归重于学,而不知性之全体。其言出于尊圣人,出于重学崇礼义。首之以《劝学》篇,有曰:“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又曰:“积善成德,神明自得,圣心循焉。”荀子之善言学如是。且所谓通于神明,参于天地者,又知礼义之极致,圣人与天地合其德在是,圣人复起,岂能易其言哉!(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31-32页。)

钱穆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总结说:“今考戴东原思想,亦多推本晚周,虽依孟子道性善,而其言实近荀卿。”

文献来源:(清)戴震著.何文光整理.孟子字义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

读段玉裁《戴东原先生年谱?十岁》

一沤

戴氏东原,十岁祛喑,

日诵千言,言必有见。

质疑批判,非常人般。

读段玉裁《戴东原先生年谱?十七岁》

一沤

渡江有舟楫,登高必由梯。

十七志于一,无不求其义。

三年通训诂,一字本六书。

经注无不诵,大道尽贯疏。

来源:《孟子字义疏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pj/164470.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