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荀子考研笔记

发布时间:2021/6/23 9:22:14   点击数:

荀子(考研笔记)

沧海和雪编辑

荀子以儒学为宗,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

一、说在前面的话:

1、这是一个学生写的考研复习笔记,是学习过程中所做的摘录、记录,还有一点儿自己的随想随感。文中所录的参考答题,也只是参考。

2、文史知识浩瀚如烟,难以周全,下文中如有差错,请来函指正,愿与同道中人共同进步。

3、需要电子版本笔记的读者朋友,有偿,请私信联系。

二、文学大辞典中提到:

荀子亦称《荀卿新书》、《孙卿子》。儒家著作。战国苟况著。其文长于论辩,说理精透,结构严密,有很强的逻辑性。语言丰富多彩,善用譬喻,多排偶句,形成质朴又醇厚的独特风格,对后世说理文有一定影响。又有五篇短赋,为一种散文式的赋体;另《成相辞》篇,运用说唱形式表达作者政治思想,有人认为乃后世弹词之祖。《劝学》、《正名》、《儒效》、《乐论》、《非相》等篇,论及与文学有关问题。大旨宣扬人性本恶,强调后天努力的必要性其中“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大略》),尤被重视。对言辞辩说的要求是“心合于道,说合于心,辞合于说”(《正名》),“道”即儒家的礼义道德,认为《诗》、《书》、《礼》、《乐》皆归之〈《儒效》)。实开后世文章必须明道、征圣、宗经之先河。而《乐论》论及诗乐的产生与政治的关系等特有的社会作用,既继承孔子等人的儒家传统,亦有不少发展,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

三、袁行霈老师主编的教材中提到:

1、《荀子》对先秦诸子百家学说有所批评,在批评各家的同时,又吸取百家学术的精华,融会贯通,自成一家。

2、荀子的学说范围很广,包括政治、哲学、经济、文学等各方面,而且这些学说,都是和他所处的社会息息相关的。

3、荀子是我国先秦时期集大成的思想家。

4、《荀子》现存32篇,是荀子学说的集中体现,这32篇绝大多数是说理散文。

5、《荀子》大量运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譬喻,深入浅出,生动巧妙地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形象化,使深奥的理论浅显易懂。

四、陈文新老师主编的教材中提到:

1、现存《荀子》32篇乃西汉刘向编订,全书体例不一,前24篇是论说体,基本上一篇围绕一个论题展开。

2、第25篇是韵文体,第26篇是赋体,最后6篇是问答体或语录体。

3、善于运用事例做论证也是荀子散文的特色。

五、其他说法:

1、李泽厚老师说荀子是“新时代条件下的儒家,他不是法家,也不再是像孔孟那样的儒家”。

学生李清文

多谢,鼓励也是动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pj/16468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