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高中语文晨读晚练5

发布时间:2021/9/3 10:55:21   点击数:
★课文背诵★-----抓得住的六分

1.《鱼我所欲也》《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éi)苟(gǒu)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wù)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为(wéi)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bì)患而有不为(wéi)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wù)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dān)食(shi),一豆羹(gēng),得之则生,弗(fú)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qiè)之奉,所识穷乏者得(dé)我与(yú)?乡(xiàng)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xiàng)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qiè)之奉为(wéi)之;乡(xiàng)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所识穷乏者得(dé)我而为(wéi)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2.劝学(节选)《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绳,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再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比原来加大,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文言积累★

1、文言实词

bó向前仆倒,引申为受挫折,失败。踬踣者屡。

①逃亡,逃跑。逋逃。

②拖欠,欠缴。吾但使国家无逋赋,吾职尽矣,不能复念尔民也。(年江西卷,我只要使国家没有(人)拖欠赋税,我的职责就尽到了,不能再考虑你们百姓了。)

③拖延,迟延。久逋王命。

①通“才”,刚刚,方才。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乎而跃。②只,仅仅。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赈亲族。(全国Ⅱ卷,每月初得到俸禄,仅留下自身口粮,其余全部分开周济亲族。)

①吃。日啖荔枝三百颗。②给……吃。将炙啖朱亥。(李白《侠客行》将,拿;炙,烤肉;朱亥,人名。)③引诱,诱惑。啖以利,因袭攻武关,破之。④犒劳。士诚数以金帛啖将士,窥衅。

2、史传类文言高频词归类

1)与粮食有关的:粟、黍、禾、谷、稻、菽、稼穑、耕耘、稔、熟、刈、籴、粜、廪、府、荒、欠收稔:庄稼成熟。刈:割;镰刀一类的农具。廪:米仓。官府供给粮食。府:古代国家收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藏兵器的地方叫库。后来成了同义词。荒:荒年,收成不好。2)表粮食丰收的:丰、饶、赡、足、给、佚赡:富足,充足;供给。给:足,丰足。3)表食物的:糗、馔、肴、膳、羞(馐)、蔬、果、脂膏4)表饱饥的:饱、饥、饿、馁、馑馁:饥饿,五谷没有收成。馑:蔬菜和野菜吃不上。连用时饥和谨无区别。

★成语积累★对象误用

1、吹灰之力:比喻用力极小。否定句。

2、春兰秋菊:比喻各有所长,各有值得称赞的地方。人物。

3、春秋鼎盛:比喻人正当壮年,精力充沛。人。

4、蹉跎岁月: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指虚度光阴。虚度光阴。

5、大打出手:比喻逞凶打人或殴斗。反面行为。

6、大快人心: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坏人坏事。

7、大义凛然: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正气。

8、箪食壶浆:形容军队受到群众拥护和欢迎的情况。军队受欢迎。

9、荡气回肠: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乐曲、文章。

10、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循序渐进,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学问或技能。

★语段背诵★创新?传统

经典开头

1、创新是人的才能的最高表现形式,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车轮。纵观历史,每一位取得卓越成就的人,无不是敢于创新的。敢于创新,是一种极为宝贵的精神,我们都应该学习。首先运用比喻手法指出“创新”的作用,然后从历史的角度说明“创新成就卓越”的事实,最后点出“创新精神值得学习”的观点,有很强的逻辑性。

2、人因发现与创新而不断充实,生活因发现与创新而不断完善,民族因发现与创新而走向繁荣。用三个短句点明“创新”在不同层面的重要意义,包含着“创新”的普遍作用。

结尾

1、创新是人类的一种精神境界,它并非高不可攀,我们既耍继承前人的成就,又要大胆借鉴他人的文明成果,不断开动脑筋,开阔视野,这样才会有新的思路。创新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创新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使我们远离一成不变、枯燥乏味的生活,使生活更有趣味。结尾进一步阐述创新的实质、方法和意义,给人以启迪。

★博闻天下★

让城市和乡村互鉴共进

贺王昆

诚如专家所言,当下,我们在城乡关系的认知上或多或少还存在着城市文明优于乡村文明、亦或是乡村文明凌驾于城市文明之上的误区。由此造成的危害已初现端倪:某些基层干部为了实现城乡一体化,而异化为片面追求城乡一样化,造成的千村一面的现状已严重影响到城乡间的发展

事实上,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没有优劣搭配,二者并行不悖,应协调统一,互补发展,互鉴共进。

  乡村可为城市提供精神资源。梭罗在瓦尔登湖每日感受早晨的阳光时,所感悟到的黎明的感觉让他每天都能以新眼光去感悟司空见惯的生活,进而获得新生;作家H投奔乡村,沉浸于完全摒弃雷同和重复的个异性的自然造化之中,沉浸于不会被任何人专享和收藏的山上清风、山间明月这种“造物主之无尽藏”……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乡村,以其内生于自然之中,又附身于自然之上的生活模式,不仅给每个身处乡村中的人提供脚踏大地、仰望星空的生存状态,还提供了勤奋务实、怀揣梦想的教育状态,究其本质,是为我们的城市提供了不竭的精神源泉,避免我们走入过分重视物质资源的误区。

  城市可为农村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当下,农村要与城市之间协调平衡的重要性与现实意义已不言而喻。但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农村发展面临基础差,底子薄的尴尬境地。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现在的城市化建设在改革开放以来短短40年之间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因此,我们城市已经具备了反哺农村的实力,也符合时代趋势和要求。令人欣喜的是,城市的实际行动令人欣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使之取得的成就令人满意,彰显出了城市对农村的报答与反哺。

  城乡自由游走,享受理想生活。乡村魅力之所在,于其与自然紧紧相依,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城市魅力之所在,于其与人类智慧相得益彰,严格精密,人定胜天。我们只有在城乡之间自由游走,体会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氛围熏陶、生活体验的交汇,才能使我们在“夜市千灯照碧云”的物质生活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精神生活之间平衡成长。这也是为何现在每到节假日,城镇居民都逐渐选择去乡村度假的原因所在。因此,我们只有在城乡之间自由游走,才能够在时代发展洪流中不会迷失自我,记得住乡愁,享受到理想的生活。

  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二者理应且完全能够互补发展、互鉴共进,我们应该始终坚持城乡双轨并行、协调一致,早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晚练检测★《论语十则》

1、《论语十则》中,阐述关于学习方法的语句是:,。

2、表现个人修养,为人态度(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的语句是:,。

3、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4、孔子强调要虚心学习,以人为鉴,取长补短:,。

5、《论语十则》中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

6、,。这句话说明品德高尚的人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

《鱼我所欲也》

1、文中叙述孟子不愿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原因:,,

2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

3、孟子认为在什么情况下能做到舍生取义(表现生,不为苟得也;死“患有所不辟”的原因):,。

4、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5、不按礼义接受万钟是为了:,,。

6、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表达了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相同的人生追求的句子:,。

《劝学》

1、.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观点相同。2.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3.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

4.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5.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整天学习不如片刻学习):,。

6、,,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或用两个比喻进行论证,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不断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矣”

7、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的句子:,。

8、强调站得高看得远的句子:,。

9、,,。从反面设喻,告诉我们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就会像螃蟹一样,一事无成。

10、《劝学》中用好马和劣马进行对比,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其表示劣马坚持不懈的句子:,。

11、《劝学》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

高中语文晨读晚练1

高中语文晨读晚练2

高中语文晨读晚练3

高中语文晨读晚练4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pj/165567.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