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三晋古今历史名人大典夏商周篇荀子

发布时间:2021/6/17 23:31:51   点击数: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的治疗方法 http://m.39.net/pf/bdfyy/tslf/
荀子(尊称:荀卿、孙卿),名况,字卿,赵国人,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他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荀子幼年聪颖好学,公元前年,十五岁时就远游齐国,在齐国京城临淄稷门外的学宫求学。荀子在和各家学派的长期接触中,融会贯通各家学说的长处,批判地接受了儒家和法家的先进思想,开始形成了他的思想体系,成为有名望的学者。荀子大约在公元前年到秦国,对经过商鞅变法后秦国的政治、经济做了周密的研究和考察,肯定了只有改革,也就是施行新法才能使国家繁荣昌盛,完成统一大业。公元前年荀子离开北方,南行到楚。楚公子对荀子很尊崇,任命他做兰陵令,他就留在兰陵著书、讲学,直到与世长辞。李斯、韩非皆为其学生。荀子主张实行法治,强调“一天下”,“一制度”,建立了统一的封建国家。同时提出“天下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反对儒家的“天命论”及鬼神迷信之说,提倡“强本而节用”,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其思想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进一步为法家奠定了理论基础。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三十二篇,其中最后六篇,系他的入门弟子所记。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zz/164602.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