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评价 >> 跋儒学绵延,果实累累
亲爱的读者们大家好,我是儒果栏目组主编,水果铺前台,大智。三个月匆匆而逝,事到如今,我们预定好的全部推文都已推送完毕,我们的旅程又走到了一个阶段的终点。通过对儒学的深入研究,我们栏目组的全体组员都或多或少地有了思想上的成长,而这篇,也是我们对我们走过的路的一次回望,一次总结。当然了,我们对儒学的研究也纯粹是高中生水平,远不及专业人士透彻。如果还有不够细致的地方,那也就全当作抛砖引玉吧。
我们栏目组以历史发展为主线,从儒学诞生开始,研究中国历史不同阶段上该学派对各方面文化的影响,深入分析了孔孟之道、天人感应、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并从政治、文学、音乐、服饰等方面展开研究儒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每位成员负责其中的一部分,那么我们就用各位成员自己的总结来串起这条主线。
01
我们的第一篇推文《圣人之音》主要写了春秋时期孔子的思想对教育、服饰和文学的影响,其中还简要分析了《诗经》对后世的影响。本篇的作者是水果铺掌门人吕峻炎。
“初次写些关于儒家的内容,我虽对于儒家的历史略有了解,但是深入的研究还是比较少的。本次活动在收集资料以及对于其他成员的文章之阅读后,确实是对于儒家这门延续千年的学派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发现儒家居然能在这么多的方面影响我们的文化,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除了服饰、乐器等可以用肉眼看出的改变外,在思想、行为准则、教育等方面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这一点在《圣人之音》中也有提到。而儒学对于当代中国的意义,除了历史研究价值以外,也是十分重要的,我在阅读《天人三策》一文中惊讶地发现董仲舒千年所言与当今中国的一些举措是能够一一对应的,而这一点我并没有设想过,只考虑到了儒学对于修身养性的作用,忽视了它在“平天下”上也是能够有所作为的。我们近几年来频繁地提到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包括对于一切中国优秀文化的自信,其中当然也包括儒学及其所影响的文化。”
——吕峻炎
02
第二篇推文《琴乐之语》针对性较强,专门探讨儒学对中国音乐的影响,其中包括了古琴的发展和儒家思想中“乐”的内涵。本篇的作者是奚哲珺。
“其实我最开始对儒家礼乐了解的并不多,在我印象里,儒家礼乐和其它古代的乐是没什么差别的,但在这次查资料的过程中,我发现儒家礼乐中的古琴最终演变出的文人音乐其实和其它宫廷礼乐,宗教音乐等差别还是很大的。在这次的查资料过程中,我了解了很多本来我并不熟悉的知识。之前我只了解孔子在儒家文化其它方面的思想,但我并不了解孔子在乐方面的造诣,而经过这次活动,我阅读到了一些孔子所作的乐曲篇目,比如《幽兰操》,《龟山操》。孔子同样在以乐的形式抒发自己心中的情感。从而,我真正领略到了儒家文化中礼乐之间的交融,感受到了乐在超乎礼的范围处所能带来的情感。”
——奚哲珺
03
第三篇推文《乱世回响》中,时代从春秋到了战国,作者陈颐康和龚丞思聚焦了孟子和荀子对人性善恶观点的差异,分析了动荡时代下的儒学命运。
“作为《乱世回响》的作者之一(但不明白我的名字变成老陈皮,真伤脑筋呐…),在本次儒家小组作业中,我参与撰写了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的部分,“性善论”与“性恶论”是我很感兴趣的话题,正好借这次写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pj/162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