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荀子古代圣贤系列评介6

发布时间:2022/6/12 12:28:47   点击数:
北京看白癜风最专业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index.html

荀子(古代圣贤系列评介6)

青冬

荀子名况(公元前—年),是我国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其代表作是《荀子》。

荀子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成为先秦时期唯物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同时他批判了孔子和孟子的“天命”论,用唯物主义的自然观阐述了天人关系,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光辉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一席之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唯物主义自然观

荀子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礼论》)“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论》)意思是说:自然界的生成发展是天地阴阳变化的结果,自然界的变化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依社稷变更为转移。

荀子说:“天职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藏焉,夫是之谓天情。”(《天论》)意思是说:自然界本来就具有职能,物质世界本来就存在。有了身体才有精神,先有物质后有精神,精神依附物质,是由物质派生的。好、恶、喜、怒、哀、乐隐含其中,乃人之常情。用现代语言表述,就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

荀子说:“顺其类者谓之福,逆其类者谓之祸,夫是之谓天政。”(《天论》)意思是说:顺其自然,按规律办事,就成功有福气,违背规律就失败招致灾祸。天政系指客观存在及规律,人的生存活动是受自然界的规律所制约的。

由以上可以看出,荀子将他的唯物主义思想置于坚实的物质基础之上,已具有相当的科学性。

2.唯物主义认识论

荀子说:“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解蔽》)意思是说:认识是人的本能,人有能力认识客观事物,客观事物是可以被认知的。由此可见,荀子是唯物主义的世界可知论者。

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儒效》)意思是说:不听不如听,听不如看,看不如认识,认识不如行动实践,学习认识到实践才算完结。荀子讲了认识的全过程,从物质到精神,又从精神到实践,是完全符合唯物主义认识路线的,并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的一些辩证关系,有所认识。

3.进步的社会历史观

荀子主张“王道”,“隆礼”“重法”,即以德治国,以德服人,反对霸道和暴力,主张礼治和法治相结合。(《王霸》)

荀子的社会历史观具有进步意义,对巩固封建社会的正常秩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制天命而用之”的光辉思想

在天与人的关系问题上,荀子批判了孔子孟子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同时也批判了抹煞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观点,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光辉思想,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思想武器。

青冬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pj/16705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