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评价 >> 年营口市站前区教师招聘笔试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小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禁于未发”是()中的观点。
A.《大学》
B.《中庸》
C.《学记》
D.《论语》
2.“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对教育家()的评价。
A.杨贤江
B.陶行知
C.蔡元培
D.黄元培
3.在17世纪至19世纪,主张让儿童接受顺其自然教育的教育家是()
A.洛克
B.卢梭
C.康德
D.杜威
4.关于教育质的规定性,表述不正确的是()
A.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
B.教育就是生活的准备
C.教育是人类特有现象
D.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对受教育者培养的过程
5.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语言是在()中产生的
A.人类进化
B.人类劳动
C.历史发展
D.神的创造
6.目标教学的倡导者是()
A.布鲁姆
B.布鲁纳
C.赞可夫
D.巴班斯基
7.在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家中,荀子认为教育的理想目标是培养()
A.大儒
B.俗人
C.俗儒
D.雅儒
8.墨子认为人的品行“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这种观点被称作()
A.人性素丝说
B.人性环境说
C.人性平等说
D.人性说
9.关于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理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内在力量与外在力量不是同时发生的
B.人面对自然环境的变化具有主观能动性
C.环境可以改变人的一切
D.影响人的因素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先天的影响大于后天的影响
10.婴幼儿身心发展的“三翻、六坐、八爬、十二月会走”的发展顺序说明()。
A.遗传素质成熟度制约儿童身心发展年龄特征
B.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C.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
D.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11.关于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社会需要是制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
B.人的需要是制定教育目的的内在准则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教育目的确定的根本依据
D.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12.操作定向也称作()
A.操作的模仿
B.操作的认知
C.操作的整合
D.操作熟练
13.学校开设的课程是由()决定的
A.政府与政党的意志
B.领袖的意志
C.政治与经济
D.社会文化
14.在大学校园中,树立科学家肖像是一种()
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制度文化
D.管理文化
15.国家优先发展教育的原因之一是由教育培养人才的()决定的
A.长期性
B.复杂性
C.特殊性
D.滞后性
16.关于学校文化的特性正确的是
A.学校文化具有创造性
B.学校文化具有传承性
C.学校文化具有继承性
D.学校文化具有教育性
17.自主性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和基本措施是()
A.基于实践的自主反思
B.自我规划与评价
C.自我超越与发展
D.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
18.在某次考试中,学生李红第一名,学生李力伟为第二名,这种量表属于()
A.等比量表
B.顺序量表
C.等距量表
D.命名量表
19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该坚持的原则是
A.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B.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C.惩罚为主,教育为辅
D.正面引导,表扬为主
20关于测验的信服与效度的关系,以下正确的是
A.可信的测验,一定有效
B.有效的测验一定可信
C.有效的测验不一定可信
D.信服和效度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21中学语文测验中的作文属于
A客观性
B主观性
C标准化
D问题情境
22国家规定,在()工作中干满30年可以自然升高级职称。
A.教育行业
B.中小学
C.农村中小学
D.城市中小学
23中小学教育音乐教育的核心要求是
A.审美教育
B.知识与技能
C.鉴赏美教育
D.创造美教育
24.“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是斯宾赛最早提出的最经典的关于()命题。
A.课程论
B.课程
C.教学
D.教学论
25.手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pj/164893.html